心经原文网

惠敏法师谈唯识

发布时间:2022-10-02 22:09:06作者:心经原文网

惠敏法师谈唯识

  马来西亚《法露缘》杂志11期专访。83年2月出刊

  传闻法师访问/传德法师整理

  惠敏法师资料

  1954 年 1 月 22 日生于台湾省台南市

  1975 年 6 月台北医学院药学系毕业 ( 药学士 )

  1979 年 12 月登坛受比丘戒

  1989 年 8 月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 印度哲学 )

  1992 年东京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 ( 文学 )

  着作:论文--日本语著作约九种 ( 书名略 )

  华语著作

  中观与瑜伽 (1986 年 )

  《月喻经》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有关部份为主 (1988 年) 道信禅师的禅法与东山门下的流变一次《人道安心要方便》为中心(1989 年 ) 两晋时期所传译“禅经之研究” (1989 年 ) “声闻地”之“资粮论”的三重构造 (1990 年 ) 从“声闻地”的种姓论来看佛教伦理之若干性质( 1991 年) 现任:国立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华佛学研究所、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兼任研究员,西莲净苑副住持。

  问:大乘初期有中观和瑜伽两派,至今瑜伽却称为唯识,请略谈其演变过程。

  答:开始称为瑜伽行派,主要是由于它的根本论典是《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的瑜伽师,另外有一个名称叫“瑜伽行”,所以尊奉《瑜伽师地论》的人就被称做“瑜伽行派”,这是基本名称。义净七世纪后到印度留学时,发现当地人还是以这个名字来称呼,所以很可能在印度这个学派的名称就是瑜伽行派。

  我们经常讲“唯识学派”,应该是指世亲菩萨作了一些以唯识为名的论典,如《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而且以很正式、明显的主题来谈万法唯识,或三界唯识,以这样一个主题来开展论点。事实上真正以它为主来讨论着书的,世亲菩萨应该是首创者。

  唯识学派的范围会比较狭窄,至少正式来说应该是在世亲菩萨以后,而且比较偏向于理论上的说明,属于瑜伽行派里的一部分理论而已。因为在瑜伽行派的根本论典,如《瑜伽师地论》中,找不到“唯识”这个名称,它用其他的方式来说“唯”的这个用法,却没有“唯识”这两个字,所以在早期经典有提到唯有五蕴、唯有法、唯有事、唯有因、唯有果,却没有提到唯有“识”。

  据我所了解,唯识学派范围稍微狭窄,并且特指唯识思想方面的事情而已。瑜伽行派有教理行果,这是根据此派的一个根本论典《瑜伽师地论》所说。世亲菩萨是把瑜伽行派理论的部分,依阿赖耶识建立出唯识,这是《唯识三十颂》的部分;或从其他认识论的角度来谈唯识,这是《唯识二十颂》的部分。所以唯识的范围比较小,局限于从世亲菩萨才开始,《唯识二十颂》及《三十颂》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有的。《瑜伽师地论》里面没有唯识的字或名词,世亲菩萨将其中的一部分发展出来,称为唯识。

  整个瑜伽行派范围很广,包括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另外有涉及事是分、事释分,范围内容很广。唯识学派之所以被称为唯识学派或许是因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的缘故。

  我们对唯识学派之所以比较熟悉,是因为玄奘大师翻译了《成唯识论》,这论可说是十大论师对三十颂的解释,玄奘大师所作的揉和本,所以玄奘大师传下来的基本上是从《成唯识论》开展出来。

  在中国有唯识宗是有它的道理,因为唯识宗的人多学《成唯识论》,不像印度的传统唯识是从《瑜伽师地论》作为根本来学。在中国很少人做《瑜伽师地论》的论,唯独玄奘大师的弟子窥基有做一部分,大多数人只为《成唯识论》作注解。所以中国佛教对唯识宗或唯识的观念会比较熟悉,对瑜伽行或《瑜伽师地论》就比较模糊。

\

  问:何谓“万法唯识”?

  答:以《唯识二十颂》来说,“万法唯识”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谈,也就是说,众生的认识好比是做梦一样,或好比眼睛有毛病的人一样,所看到的是虚幻或不实在的。

  另外它举了很多例子,譬如饿鬼道的众生,或者地饿道的众生来证明万法是唯识所现的,这是《唯识二十颂》的角度。

  可是《唯识三十颂》却换另外一个角度去解释凡夫迷的世界是怎样开展出来的,它以第八阿赖耶识来说明从它开展出第七、第六识,然后来说明为什么有生死轮回,佛怎样借用唯识的道理来说空,最后怎样来修唯识观。这两本论说明万法唯识的不同角度。

  问:如何修唯识观?

  答:根据《三十颂》,首先要听闻唯识的道理,先了解为何万法唯识。我们可从认识论或从生死的世界、迷幻的世界中发觉一切都是唯识。要了解这些道理,就要多闻、多思,这些算是资粮,其他的修行资粮包括戒、定。

  若是菩萨道的话,当然要有菩萨道的资粮,如布施、持戒都是。在行布施、持戒时,要懂得运用万法唯识的道理,这些都是准备阶段。资粮阶段的资粮是从闻、思、戒或布施等菩萨行累积下来的。

  接着开始修定时就可以修唯识观了。或许可以用传统的方法,就是在修不净观的时候,当定境现前就观察其实这定境也是唯心所造。既然定也是唯心所造,那就可以离外境的执着,证到唯识的境界,晓得万法唯识,自然肯定内在或内心的世界。这是体会万法唯识的第一步。

  在修行来说,万法唯识的体会跟定境很有关系,从定境当中晓得定境也是唯识现,那会很自然地远离外境的执着,乃至于对定境的执着都不会有。否则,若只有定境,没有唯识的话,可能会执着定境。

  第二步,晓得能观、所观都是唯识,能所双亡,这是进一步的唯识观。

  在中国唯识的发展上,窥基大师就提出五重唯识观,更详细地说明修观的步骤。但基本上还是前面二个,特别修唯识观的有一个颂,这是根本的颂: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

  义想即灭除审观唯自想

  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

  第一步先住在内心,不受外境的影响。先肯定内心,晓得所取并不实在,接着能取也不实在,就会证得无所得,这是基本的。

  还未修唯识观时,先对唯识的道理有所认识,对二取(能、所)还未伏灭。开始修唯识观时,就以定的经验作为基础,从定中才晓得它是唯识性。此时还是有所得,还是前面的部位。能所都双亡时,证到无所得,这才算是真正证得唯识性。

  《唯识三十颂》的颂文是从基本的颂来,这基本颂出自于《分别瑜伽论》。此论无汉译本,亦无梵本,是失传本,二颂称为教授二颂,这是谈唯识观的基本颂,《摄大乘论》也引用,算是很重要的颂。

  问:日常生活中如何修唯识观?

  答:资粮位以生活为主,没有定的经验,借闻思来累积唯识的资粮,借六度的学习也可以累积。因为唯识观真正的开展还是需要有禅定的经验,因为止观双亡、定慧等持之观需要禅定经验。日常生活能作为资粮来用,或作为有了禅定经验后,出定时在日常生活上用。所以唯识学的运用并非单靠禅定中得而已,而是借禅定经验让唯识的道理更深刻化,日常生活里唯识学的运用应让它广大、普遍化。唯识学的运用可能在定中,也可在生活中用。

  唯识观特别限定在定中,在生活里只能说正念、正知而已,还不能用唯识观,因为观要有定为基础,生活只建立在唯识道理上的正知、正念而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