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向专念的要件为何?一心专念与一向专念之异同?”
答:一心跟一向意思非常接近,但是它也有不同的地方。“一心”是什么?没有二念,这叫一心,我们叫专心。没有夹杂,没有怀疑、没有夹杂就是净念,一心是净念。“一向”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方向就定在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就是要想见阿弥陀佛,这是一个方向。所以它很接近,但是意思也有差别。由此可知,一向容易,一心难,一个方向容易。一向,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但是一心是功夫,初学的人还不容易达到。
问:“一心不乱与一向专念之关系如何?及其个别之功用何在?大小本,为同部之经典,何以标示要求为不同,旨趣何在?”
答:这是过去曾经有人提起。有一些学佛的同修,看到《弥陀经》上要求的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他不敢念佛了。为什么不敢念?
何况玄奘大师的学生,传法的学生,继承他的学生窥基大师,中国法相宗的初祖。法相、唯识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中国翻成中文,但是并没有在自己手上成一个宗派,而在他学生、他徒弟才形成一个宗派,所以他不是法相宗的初祖,窥基是法相宗的初祖。窥基大师给《阿弥陀经》作一个注解,没有用玄奘的本子,采用罗什大师的本子,这个注解叫《阿弥陀经通赞疏》,就是窥基大师作的。由此可知,师徒对于罗什大师翻译的是肯定的,决定没有翻错。
经文里头有这个意思,文字不是这样,罗什大师就翻作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我们知道很难得到,为什么说它没错?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是一心不乱。我们功夫没到,没到不要紧,佛力加持,所以他的说法就没错。诸位要晓得,我们念佛到往生的时候功夫加一倍,佛来接引你的时候,第一个是佛光注照,佛光一照就把你功夫提升一倍。我们是功夫成片,一接触佛光,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就把我们提到事一心。事一心功夫浅的,实在讲,凡圣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都是属于事一心不乱;同居土是事一心功夫浅的,方便土是事一心功夫深的。这样说起来,罗什大师他所讲的并没有错。了解这个意思,我们就晓得各种译本的义趣都是相同的。
问:“奉行精进十念法的功行,与一心不乱,与一向专念,应该怎么解释法?”
答:十念法是不得已的,是对于现代生活工作非常忙碌之人,而说的一个方便法。方便法养成了习惯,就有很大的作用。一心不乱跟一向专念,这是看你功行的浅深,再浅也是一向专念,与一向专念决定相应。我这个精要十念法十句佛号,只是一分钟的时间,我这一分钟的心,决定向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一句接一句,十句,这真的是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时间久了,功夫深了,就入一心,一心是功夫。
问:“本学会对于一心不乱与一向专念二者做何宣导?”
答:我们宣导的重点要在一向专念,一心不乱是功夫。我们勉励大家往这个目标趋近,但是入门决定是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个非常重要。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