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三、执取相(分二)
戌初、标三者执取相。戌二、释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酉三、执取相」,这三个相叫执取相,分二科。「戌初、标」,「三者执取相。」「戌二、释」,解释。「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粗心一个比一个加粗,并不是有六个粗心,是按烦恼的浅深,讲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并不是像切西瓜,切了三块,三块不一样,还是一个妄想心。第三个执取相,「执」是执着,「取」是取着,是第二个相续相加深了。「依于相续」,依着相续心,念念分别,分别心外的境界。「缘念境界」,「缘」是攀缘,「念」是思念,攀缘思念心外的境界。「住持苦乐」,「住」是坚固,「持」是执持。执取相坚固执持,苦,他认为真苦;乐,他认为真乐。「心起着故」,由相续心再起执着,就变成第三个粗心,叫执取相。第二个相相续心,还容易接受劝导,还容易悔过自新。比如外面遇到师教之缘,刚才说外面的境界本来是空的,是由我们心现的,没有什么爱,没有什么不爱,你自己觉得苦、觉得乐,是在那儿打妄想,他很容易接受。到了第三个相,起「执取相」,善知识讲开示,他不容易接受,他认为乐是真乐,苦是真苦,所以妄心越变越粗,变到执取相,更执着得厉害了。
酉四、计名字相(分二)
戌初、标四者计名字相。戌二、释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酉四、计名字相」,第四个相叫计名字相,分二科。「戌初、标」,「四者计名字相。」「计」,就是分别了还要执着。「戌二、释」,「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第三个执取相,根本不应该执着,是妄想上加妄想,是个妄执。可是你就不觉悟,你依着妄执,再去分别假名言相。就是外面的境界你观不空,把虚妄的境界,再立个假名字。比如有一个信徒,供养你一个红包,打开一看是美金二百元,你心里就动念头:「唉呀!这个信徒太好了,今天送了我大红包,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境界现前,你看见美金二百元。又有一个人给你带讯息说:「某一个信徒要来看你,准备供养你美金二百元。」你一听见心里就感到欢喜,你看见美金的境界了吗?没有。你听见假名字就起执着,这个心越变越粗,这是讲贪财。比如明天是双十节,有个你喜欢的外国人要来,听说他要来台湾,你心里就感觉快乐。听说他要来住几天,你就马上收拾房间,赶快去买菜,欢喜得不得了!你见到人了吗?没有,只听说个名字。不巧,听说要来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你一听见就动气,你见他了吗?没有,就听见个名字,这就是执着心越来越粗,到了计名字相,境界不现前,只听见假名字,你就起爱、起不爱。
到第四个计名字相为止,都是粗妄想心,还是意业,叫做惑,也叫烦恼。贪、瞋、痴都叫烦恼,是在内心,由外面虚妄的境界,引发里面的妄想心,还没有发动耳口,还没造业。「三细」都在内心里,我们凡夫感觉不出来。六粗,前面四个相: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叫惑,身、口、意三业,属于意业。意业就是惑,就是烦恼。
酉五、起业相(分二)
戌初、标五者起业相。戌二、释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酉五、起业相」,第五个相叫起业相。「起」是生起、造作,就是发动身口,分二科。「戌初、标」,「五者起业相。」「戌二、释」,解释。「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寻」是寻思、思虑。依着计名字相分别思虑,你起执着心,就发动身口,造种种身业、口业。按现在社会上说,要争取,你不发动身口怎么争取?这就要造业了。
酉六、业系苦相(分二)
戌初、标六者业系苦相。戌二、释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上来末相竟
「酉六、业系苦相」,第六个相叫业系苦相,分二科。「戌初、标」,「六者业系苦相。」「戌二、释」,解释什么叫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依着第五个起业相,发动身口,造了业,业是动义、因义。你发动身口,动的是身业、口业,你造苦的因,非得受苦果不行,依着所造的业,而受果报。受果报有什么不好呢?「不自在」。「系」就是用绳子把你绑起来,叫你不自在。这个业,也叫业绳子,无形无相的绳子把你绑住。
第六个粗相,我们更容易观察到,但是你得学佛法,社会上不学佛法的人,他没有智慧不知道苦,除了不懂得这些名相,更不容易回光返照。他受了苦就怨天尤人,他没有回光返照,自己是否造好的业?没有造好的业,怎么能得好的果报?实际三界以内都是苦海,三界以内的业有三种:善业、恶业、不动业。你造了善业,转生三善道;造了恶业,转生三恶道。三善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指着欲界六层天,上面还有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空天。上二界:色界、无色界,造的是不动业。「不动」就是禅定的意思,不动业,不是真不动,它是有漏的不动,所以他出不了三界,暂时定在禅定里,他离苦了。实际禅定有散的时候,不出轮回。所以《法华经》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像一个大房子失火一样,小孩子无知,还在里面玩耍,还觉得很快乐,他为什么不出火宅?他出不去,业系着。要是想出去,声闻、缘觉有这个本事,把业绳子断掉。什么业绳子?见思二惑,三界以内这两条大绳子系着你。这是依着佛法观察,三界以内都是苦海,六道轮回苦,叫你转生到哪里,你就转生到哪里。谁叫你转生?你造的业叫你转生,自己一点作不了主,叫做不自在。你说天上不究竟,你想生天还生不去呢!要想生天,得造十善业,造上二界的不动业,才能生去。你说我来生还要转人,不是你嘴里说这么容易,你得持五戒才能转人,你天天造恶业,一定转到三恶道里,实实在在六道轮回生死苦,统统是不能自在。
「业系苦相」,是六个粗相最后一个相,最粗最粗,不学佛法不知道,学佛法一听到「业系苦」,就容易观察到。我们在人说人,赤道正对着太阳光,那里非常热,居然有人居住,因为离开赤道他们不能活,他们非在那儿受热不可。南极、北极冰天雪地,不但有众生,还有畜生,他们为什么不朝温暖的地方搬家呢?因为他们离开那里不能活!非在那儿不能活,是什么道理呢?你懂得佛法,知道业系苦。我们台湾处在亚热带,不冷,也不太热,应该很容易生活,你去观察贫民区,一进入贫民区,空气污浊得厉害!他们怎么不嫌臭呢?他们怎么住在贫民区呢?因为住在贫民区他们才能活着,离开那里就不能活了,所以你就知道业系苦,真是厉害!被系到,你就出不来。业是天然的法律,你造了这个业,得受这个果报,非受不行。这样你就容易观察人生的痛苦、生死轮回的痛苦,这样你才能发了生死的心。「业系苦相」是最粗的相,你都观察不出来,你永远不发心了生死,你还觉得活得不错呢!等于北冰洋的人,他今天捉了鱼,吃得很饱,不是很好吗?这就是众生的愚痴苦。贫民区的众生,他们觉得住在那儿像天堂一样,所以业系苦真厉害!这是劝诸位发道心了生死,再观察到众生都有业系苦,要发菩提心度众生。
我三十一岁闭关,不到三个月就吐血,差一点死了。当时我看见上海一份佛教杂志,记载谛闲老法师到一个佛堂讲开示,讲妄想心有三细六粗,他讲得很清楚,有位居士记录得很好,我忽然想:谛闲老法师到佛堂里讲开示,一定没有带着《大乘起信论》去,三细六粗,他背得那么熟,人家说天台宗背注解,这是真正用功夫啊!我想试看看我能不能背?我闭关的关房后面有个院子,这一晚出了大月亮,本来应该睡觉,因为要背三细六粗,我就在院子转来转去:「无明为因生三细,第一无明业相,第二能见相,第三境界相。境界为缘生六粗:第一、智相,第二、相续相,第三、执取相,第四、计名字相,第五、起业相,第六、业系苦相。」就在那儿背,背好了,要去上床睡觉,突然要吐痰,吐了一口又一口,后门没有关,月光照进来,对着月光一看,痰应该是白色,怎么是黑色?哎啊!吐血了,想到吐血,睡不着觉,半夜起来吐,早上起来也吐,吐了半痰罐,差一点把命送掉,就是背三细六粗引起来的。那么我这样一说,你们不要背了,背了要吐血,不是这样说,那是我的身体不健康。我跟你们说过,我二十七岁时差一点死了,我现在肺部有一个疤,当时没有找医生看,没照X光,也没有吃治肺结核的药,怎么会结疤呢!完全是三宝加被。活到三十岁没有死,所以我才去闭关。闭关吐血要死了,人家叫我出关去住医院,我想死在关房里,还落个老修行的称号,死在医院作什么?当时佛教没有医院,只有基督教办的医院,我没有钱,一看是个穷和尚,哪里会给我好药吃,所以我不去。可能有坚固道心,又承三宝加被,我没有死。从我闭了关以后,我的身体变好了,一直至现在活到八十岁,还跟你们结法缘,你们不要害怕,只要用功去背就对了!讲到这里,把凡夫一个妄想心三细六粗,整个给你绘个图出来。
午三、结末归本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上来总释不觉义,即约染法辨心生灭竟。
前面讲根本无明,接着讲三细六粗,都叫枝末无明、枝末不觉,不觉就是无明。现在讲「午三、结末归本」,再看正文。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把它总结起来,结到根本无明上。你应当知道无明能生一切染法,因为一切染法都是不觉之相。一切染法都是不觉,就是无明,也就是无明之相,把它「结末归本」作什么呢?你要是想断无明,从根本无明上断,不要从枝末无明断。好比一棵树不好,要把这棵树除掉,找树的根本,把树根截断,整棵树都拔掉。你不要今天去一枝树枝,明天去一片树叶,那什么时候才能把这棵树去除?而且你把树枝树叶去掉,它又生新枝、新叶,因为树根没有除掉。所以你想断无明,不要断枝末无明,找根本无明,把根本无明一断,一切枝末无明都断了。佛教不是有顿超法门吗?不是有圆教的法门吗?一断一切断,不假次第,我一念不生,根本无明断掉了,这就是顿超法门,这就是结末归本。
「上来总释不觉义,即约染法辨心生灭竟。」以上解释不觉的义理,心生灭门分三段,先辨心生灭,再辨心生灭的因缘,再辨心生灭因缘相,讲到这里,把心生灭讲完了。
巳三、双辨同异(分三)
午初、总标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
「巳三、双辨同异」,觉与不觉叫做双,辨明觉与不觉相同之点、不同之点,分三小科。「午初、总标」,「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
午二、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午二、列名」,先列名出来。「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哪二种相?一是同相,二是异相。觉与不觉其体相违,觉不是不觉,不觉不是觉,是异相。但是不觉没有本体,它的本体就是觉,这样就会归真如,整个是一个真如理体,它就同了。
午三、广辨(分二)未初、同相(分三)
申初、喻
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
「午三、广辨」,广为辨明,分二科。「未初、同相」,先辨明同相,再分三科。「申初、喻」,「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先说个比喻,你就了解觉与不觉有个同相,譬如种种瓦器,皆以微尘为性,瓦器是微尘的相。微尘,我们现在叫土,微尘合成泥,再烧成瓦器。我们用的饭碗、茶杯,是清净的瓦器;小便桶、大便桶,是不清净的瓦器,但是无论净与不净,有个同相,都是以微尘为体性。它是瓦器,不是铜器、铁器,那就是微尘的相,所以瓦器以微尘为性,微尘以瓦器为相。瓦器的相,也就是微尘的相,叫做「皆同微尘性相」。
申二、合
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
「申二、合」,用法来合。「如是无漏无明」,「无漏」就是觉,始觉、本觉,都是无漏法。始觉智、本觉理,都是无漏法。「无明」,包括根本无明、枝末无明。「种种业幻」,「业」是染业,「幻」是幻化。随着众生的染业,起种种幻化。无明有三细六粗,还有根本无明、枝末无明种种不同,皆如幻如化,它是随着众生的染业起的幻化。始觉、本觉是无漏法,没有差别之相。有了差别,始觉有四个位,本觉分随染本觉、性净本觉,都是随着众生的染业分别出来,其实都是如幻如化。那么把它会归真如,「皆同真如性相」,枝末无明由根本无明生出来,根本无明是依着本觉生出来,可是根本无明没有本体自性,它的性就是本觉。本觉从哪里生出来?本觉是在众生份上,在阿黎耶识这个位上叫觉,再分始觉、本觉,合起来叫觉义。觉跟不觉相对待,因为阿黎耶识有觉与不觉义。阿黎耶识从哪里生出来?是生灭与不生灭二种法和合起来。生灭与不生灭二种法,从哪里生出来?依着如来藏生出来。如来藏从哪里生出来?真如在缠,名如来藏,在众生份上叫如来藏,在它的本位就是真如。真如有二种义,一种不变,二种随缘。因为它不变,真如老是真如,可是它能随缘,随着净缘,就起觉义;随着染缘,就起不觉义。由此可知,觉与不觉,无漏法、无明法,统统是真如「性」、真如「相」。等于以微尘为体,烧出来净的瓦器、不净的瓦器,统统以微尘为性,以微尘为相。无明、无漏二种法,统统依着真如缘起,所以「皆同真如性相」。
再讲到前文,一切法皆真,一切法皆如,真如在哪里呢?就在一切法上,一切法皆以真如为性。那么真如的相呢?就是一切法的相。所以无漏法、无明法统统会到真如,「皆同真如性相」,这叫法法皆真、法法皆如,也就是《金刚经》讲的:「一切法皆是佛法。」懂得这些道理,你就随处可以开悟,随处可以证圆通。十八界、二十五圆通,都是三界以内的有漏法,也就是无明法,你能会到真如,就能证得圆通。
申三、引证(分二)
酉初、正引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真如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酉二、释疑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申三、引证」,引经证明,分二科。「酉初、正引」,「是故修多罗中」,「修多罗」就是佛的经典,所以佛经中,「依于此真如义故」,依着一切法皆是真如,同相之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说一切众生本来不生不灭。「入于涅槃」,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
「菩提之法」,你要证得涅槃,涅槃是个理果,得有菩提智才能证得成,菩提智是本来具有的,不是可以修出来的,「非可修相」,不是可修之相。「非可作相」,不是可造作之相,是你造作的,绝不是真正的菩提智。因为本来有,不应该说「得」。本来没有,现在有才叫「得」。「毕竟无得」,菩提果本来具足,无欠无缺,说什么得呢?众生本来就入于涅槃,本来就有菩提果,这是经上说的,下面要辨明这个道理。
「酉二、释疑」,解释疑惑。怀疑:你说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他的菩提果也是现现成成,那么众生都是佛了,佛有报化二身,报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化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众生怎么都苦苦恼恼,现不出来如来报化二身的色相呢?这里辨明这个道理。「亦无色相可见」,因为色相是虚幻之法,没有色相可见。既然没有色相可见,为什么诸佛有报化二身的色相呢?下面再辨明,「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不是真实的。凡夫、二乘见到化身佛,大乘菩萨见到报身佛,是随着众生染业幻化出来,并不是真实佛有色相可以见到。
「非是智色」,前文觉义里面有如实空、如实不空,这里讲如实不空的道理,「智色」是智慧之色,就是本觉里面具足的无漏功德,它是不空的。「不空之性」,不是相,言性是有的,但是它不是凡夫看见的色相。为什么呢?「以智相无可见故」,因为智相是本觉理体无漏功德的不空之性,没有可见之相,智相是见不到的。所以真正佛的法身是无相的,报化二身,是随众生的根机,也就是随众生的染业现出来的相。
同相讲完了,一切无漏法、无明法,都是真如性相,就依着同相真如之义,经上说:众生就是佛,入于涅槃,得菩提果,这样辨明了。
未二、异相(分二)
申初、喻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
「未二、异相」,再讲异相,分二科。「申初、喻」,先说个比喻。「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都是微尘做的瓦器,但是已经做成瓦器,按瓦器的相讲,各各不同。你要是造佛像、菩萨像,一定把它供在供桌上;你要是造饭碗、菜盘,一定摆在饭桌上;你要是造大便器、小便器,一定把它放在床底下,因为有种种不同的异相。
申二、合
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申二、合」,用法来合。「如是无漏无明」,这是异相,要用下面两句解释差别不同,句型应是:「如是无漏,随染幻差别;如是无明,性染幻差别故。」这是中国的文法,因此有人怀疑《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人造的,因为这种句子梵文上没有。我跟同学分辨过,翻译的时候有负责润文的人,他通中国文法,所以润出好的句子 。「如是无漏」,就是觉,始觉、本觉是随染幻之法起的差别,本性没有差别,始觉同于本觉,本觉理体只有一个,哪有差别呢?那么怎么现出来始觉、本觉各有差别相呢?随着染幻起的差别。「如是无明」,无明以差别为性,众生以差别为性,诸佛以平等为性,诸佛本性就是平等的,众生的本性就是差别。你懂得这个道理,拿事实证明:人道当然不同于畜生道,同样是人道,却一个人一个样子,就是同一个母亲,生出来的小孩也不一样,纵然是双胞胎也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众生以差别为性,决定不同。我们讲堂四十几个学生,面孔大致相同,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个耳朵,但是各各不一样,要是一样,就不能认识清楚了。怎么不同呢?众生以差别为性,是由无明转生的,无明之性就是差别的,这样才是异相。有异相,有不同,你先把它分清楚,再会归同相。不然你讲同相,不讲异相,就是笼统真如,颟顸本性。把这个分别清楚了,无漏是无漏,无明是无明。无明无性,是依着真如随缘起的业识,会归真如,一切法皆真如。
卯二、释上生灭因缘(分二)辰初、明生灭因缘义(分二)
巳初、总标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卯二、释上生灭因缘」,「上」是上文,指着立义分。立义分有一句:「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解释分,完全是解释立义分。立义分,解释心生灭门,「是心生灭因缘相」,这一句的解释分,分三大科,「卯初、释上心生灭」,解释心怎么生灭?由根本无明生出来枝末无明,于是三细六粗,都属于心的生灭。已经解释完了,下面解释「卯二、释上生灭因缘」,怎么会生起生灭心呢?有因、有缘,解释生灭的因缘。「卯三、释上生灭相」,解释生灭因缘的相。
心为什么会生灭?因缘有二重:第一重,阿黎耶识不守自性,就是真如不守自性,真如有不变、随缘二种义,随着染法生染法,随着净法生净法。依着真如缘随之义,也就是阿黎耶识不守自性,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生出来三细的因缘。第二重,根本无明是生灭因,妄境界是生灭缘,生起六粗的因缘。下面生灭因缘的义理,「辰初、明生灭因缘义」,说明生灭因缘的义理,分二科。「巳初、总标」。
「复次生灭因缘者」,重复次第讲到生灭因缘,「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众生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会阅》上解释,依着诸识生灭,相集而生,叫做众生。「依」,《大乘起信论》在生灭门中,用「依」字。依着这个,才生起来那个。依着心、意、意识转生。先讲普通的解释,再讲《大乘起信论》的解释。普通的解释,就是法相宗,也是讲心、意、意识。心就是第八识,意就是第七识,意识就是第六识。第六识是依着第七识生起来,叫做意识,白话叫做意的识。心、意、意识包括八个妄想心,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都包括到意识里面,法相宗这样解释,法性宗也依着这个解释。禅宗不咬文嚼字,不用这些法相。禅宗叫你参话头,开示你要离开心意识参,离开你第八识的心、第七识的意、前六识的意识,就是这八个心王统统离开,你再参话头。我们凡夫离开八个识,还有什么参话头的心呢?就是不好懂才叫你参,你离开心意识,结果你能参明白,明心见性,你就知道离开心意识,另外有一个心。
《大乘起信论》不是讲法相宗,讲的心、意、意识,不是指着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造的,他不是杜撰,不是臆说。杜撰,是凭空想出来,臆说,是依着妄想心说出来。有大乘经作根据,《楞伽经》讲得最清楚,就是心、意、意识,所以不一定扣到法相宗里面讲,这个道理要明白。
巳二、别释(分二)
午初、问
此义云何?
「巳二、别释」,分二科,「午初、问」,「此义云何?」众生怎么有生灭的因缘?就是依着心、意、意识转,这怎么解释呢?这个不是问难的问,是完全不懂,请开示的问。
午二、别显示(分三)
未初、释所依的心
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
「午二、别显示」,分别显示,分三科。「未初、释所依心」,依心、意、意识,先解释所依的心。「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它所依的心,就是阿黎耶识这个心,就是如来藏。如来藏是真如变的名字,因为真如在缠,叫如来藏,在众生份上,缠就是烦恼,在众生烦恼之中,给它取个名字,不能叫真如,就叫如来藏。如来藏,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再给它变个名字,叫阿黎耶识,就是变了一个根本的妄想心。依着阿黎耶识才说有个无明,因为阿黎耶识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有个生灭法在里面,那个生灭法就是无明,所以依着阿黎耶识这个道理,可以说有个无明。无明熏动阿黎耶识,就生起来生灭。
未二、释意转(分三)
申初、略明
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未二、释意转」,转者,生起之义,解释意转,有五种名字,分三科。「申初、略明」,简略说明。《大乘起信论》上讲意,有五种意、五种名、五种义理。「不觉而起」,这就是无明业相。先说三个细相、三个细妄想心,「能见」,再动,就起能见相。「能现」,就是境界相,一动,再动,三动,能现境界。现出来境界怎样呢?「能取境界」,这就是智相。「起念相续」,妄念生出来,念念生灭相续不断,这就是相续相。这是五种意先说出来,名字下面再说。
申二、广辨(分二)
酉初、标
此意复有五种名。
「申二、广辨」,广为辨明意转,分二科。「酉初、标」,「此意复有五种名。」《大乘起信论》上讲的意,一共有五种名。
酉二、释(分五)戌初、业识(分二)
云何为五?亥初、标一者名为业识。亥二、释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酉二、释」,解释五种意,分五科。「戌初、业识」,再分二科,「云何为五?」哪五种名呢?「亥初、标」,把它标举出来。
「一者名为业识」,第一个业识,就是前面讲的三细六粗,三种细相的第一种无明业相。前面是按相讲,都叫做相,这里是按识讲,识者,了别为意。它能了解外境,了别一切法。所以按识讲,无明业相,这里叫业识。
「亥二、释」,「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这就是前面「申初、略明」的「不觉而起」,「不觉而起」,没有说出名来,就是「无明业相」,这里叫业识。怎么会动起业识呢?由根本无明之力,就是阿黎耶识具有的生灭法,叫根本无明。由根本无明熏动阿黎耶识的心体,于是不觉心动,这是第一个动相,叫业识,业就是动意。
戌二、转识(分二)
亥初、标二者名为转识。亥二、释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戌二、转识」,第二个名字叫转识,分二科。「亥初、标」,「二者名为转识。」「亥二、释」,解释。「依于动心,能见相故。」一动,动出来第一个细心,叫业识。再动,起一个能见的功能。你因为「不觉而起」,「起」就是动了。你觉了就不动,就没有业识,哪有能见的识,哪有转识呢?转者,生起之意。一动、再动,叫转识,生起「能见相」出来,就是前面第二个细心。
戌三、现识(分二)
亥初、标三者名为现识。亥二、释(分三)角初、法所谓能现一切境界。角二、喻犹如明镜,现于色像。角三、合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戌三、现识」,分二科,「亥初、标」,「三者名为现识。」「亥二、释」,解释,再分三科。「角初、法」,先讲现识的法义。「所谓能现一切境界」,怎么叫现识呢?现识有一个功能,一切境界都能现出来。「角二、喻」,说个比喻。「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等于光明的镜子,有现像的功能,一切色相都能现出来。「角三、合」,用法来合比喻。「现识亦尔」,现识也跟镜子现相一样,「随其五尘」,「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对至即现」,只要五尘的境界,对着现识,就能现出相来。「无有前后」,先现色尘,或先现声尘,没有前后的次第。「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因为现识任运自然,常在五尘之前,它不落在后面,就如镜子摆在那儿,什么境界来就现什么,先照先现。
戌四、智识(分二)
亥初、标四者名为智识。亥二、释谓分别染净法故。
「戌四、智识」,分二科,「亥初、标」,「四者名为智识。」就是六粗的第一个智相。「亥二、释」,解释。「谓分别染净法故」,智识是个分别心,染法、净法,分别得很清楚。《大乘起信论》讲这五种意,也就是讲到三细六粗的妄想心,讲到第四个,跟前面一样,三个细心不缘外境,到了第四个智相,这里叫智识,缘外境的功能特别强。前面第三个现识,「随其五尘,对至即现」,五尘,就是心外的境界,不过它力量不强。第四个智识,就是分别心,缘外境的力量特别强,它分别染净诸法,分别得很清楚。
戌五、相续识(分二)
亥初、标五者名为相续识。亥二、释以念相应不断故。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
第五个叫相续识,意分成五种名,三个细妄想心,二个粗妄想心,相续识,再分二科。「亥初、标」,「五者名为相续识。」「亥二、释」,解释。「以念相应不断故」,因为生灭心的妄念,与外面的境界相应。心与境相应,念念不断,外面的境界不断,妄念也不断。不断的相应,叫相续。相续识能住持过去、现在、未来之业。我们学佛法要通三世,今生的果报,一定由前生的业因来的。果报为什么差别不同?一个人的果报,为什么有时候好,有时候坏?因为前生种的业因复杂得很,还不是一生、二生,推到前生前世、多生多劫,谁给它住持呢?就是这个意,有相续识的功能,叫它相续不断。「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你前生前世造了善业、恶业,业无形无相,怎么带到今生今世来遭果报呢?就是相续不断的意住持着。你来转生,相续识把前生前世的业带来了。「令不失故」,不失,就是不会错误。不是住持到今生叫你遭果报,把前生的善恶业报掉就算了,它还有一种功能,「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在人说人,我们现在遭了人的果报,前生前世造的善恶业,由相续给带来,它又把今生新造的业,成熟到未来,未来你受苦受乐,还是相续识的功能。这是讲它相续不断,能连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断。
怎么证明有相续识呢?「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现在」,是今生今世,「已经」指过去。今生今世忽然想起过去的事,都是相续识的功能。「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未来的事情还没有来,要思虑,现在叫计划。谁在计划?就是相续识,未来的事,要打妄想在那儿思虑。
申三、结归一心(分二)
酉初、正结属心
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
「申三、结归一心」,上面五种意,就是一个意。是由阿黎耶识过来的,结归一心,分二科。「酉初、正结属心」,这就结归「三界唯心」。「是故三界虚伪」,三界一切诸法,统统是一个阿黎耶识心,三界都是虚伪之法,都是些不实的因缘生起的法。三界一切诸法,染法、净法都是因缘所起,没有本体就是虚,还把虚的相隐藏起来,看起来像真实的。「唯心所作」,统统是由阿黎耶识心作出来的。前面讲过:无明熏动阿黎耶识,才起五种意。
「离心」,离开阿黎耶识心。「则无六尘境界」,就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界。这一句话跟法相宗相通,法相宗是大乘始教初门,讲「唯识无境」,空境不空心,就是这种道理。外面的境界不出六尘境界,统统是虚伪不实的,完全是阿黎耶识心随缘变成的。
酉二、释疑广辨(分三)
戌初、问
此义云何?
「酉二、释疑广辨」,解释这个疑难,再广为辨明,分三科。「戌初、问」,「此义云何?」一切三界诸法,在生灭法中,有染法、净法,怎么都是阿黎耶识心生出来的?阿黎耶识心只有一个妄心,怎么生出来三界一切诸法呢?
戌二、答
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
「戌二、答」,答复。「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因为一切诸法,包括三界以内一切染法、净法,皆从阿黎耶识心生起。由阿黎耶识心再动出个妄念,这个妄念一动再动,动出来三界一切诸法。就是一切境界,依着「妄念而生」,再推本寻源,寻到阿黎耶识心,从心而起。由心里起妄念,再生出来一切诸法。「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众生不了解,以为心外有一切诸法、一切境界,天天打妄想、起分别,分别心外的境界,不晓得心外的境界,就是自己的心。分别过来、分别过去,还是「分别自心」。
下面再加个问难,我分别的境界,我都看见、听见、感觉到,你说我分别我自己的心,我怎么没有看见我的心呢?「心不见心」,要有二个心,一个能见的心,一个所见的心,你才能看到。只有一个妄想心,心不能见心,我的心什么样子?一个心看不到,「无相可得」,心是无相之法,没有相可见。没有相可见怎么知道有个心呢?它能生一切法,能生一切染法、净法,那是它的用。它有用,一定有体,没有体怎么起用呢?比如电没有形相,但是你不能说没有电,没有电怎么发光呢?发光是它的功用,用从体生,一定有电的体。由电的功用,就证明有电的本体,那么由能生一切诸法的功用上,证明一定有一个妄心。但是心是无相之法,你不能看见,将来你用功修行,返妄归真,你才知道它有粗细之相,叫做「唯证相应」。用功的时候,发现妄心,也发现真心无形无相,发现你就证得了。妄心分四个相:生、住、异、灭,你觉到灭相,灭相没有了;你觉到异相,异相没有了;你觉到住相,住相没有了;你觉到初相(生相无明),初相没有了。但是你得要用功返妄归真,才能觉照它,因为妄心是无相的。怎么知道有妄心?因为它有生一切法的功能。《会阅笔记》解释不是二个法,叫做「刀不自割,指不自触。」刀是能割的,不会自己割。指头是能触的,不能自己触自己,就如「心不见心」,心只有能见,没有所见。分别出所见,还是妄想分别出来的,实际妄心只有一个。
戌三、结(分四)
亥初、结相属心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亥二、举喻以况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亥三、释外伏疑唯心虚妄。亥四、反验唯心,显境成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戌三、结」,总结,分四小科。「亥初、结相属心」,结这个相属于心。三界以内一切诸法,包括染法、净法,统统是由无明生起。就是三界以内一切法都是不觉之相,不觉就是无明,完全是无明之相,从无明生出来。把三界一切的法相,结归属于妄心。「当知世间一切境界」,包括六尘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妄心能住持一切六尘境界。
「亥二、举喻以况」,举譬喻说明。「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所以一切法,等于明镜能现一切色相。「无体可得」,只能现出相,没有体可得。就是一切法都有相,没有体,它的体是无明妄心。再推上去,无明妄心没有体,它的体是真如。这里只推到妄心,叫三界唯心。
「亥三、释外伏疑」,解释以外伏除疑难。「唯心虚妄」,三界以内一切诸法,等于镜中像没有体,只是唯心所生,所以三界诸法都是虚妄的。唯心,没有六尘境界。唯心无境,只是一个妄心,就证明外面的境界都是虚妄之法。这里还没有推论到「妄心虚妄,唯是真如。」这里唯心不说真心,就是阿黎耶识心。
「亥四、反验唯心,显境成妄。」拿现在的境界,反过来验明它是唯心,显这个境界成一个妄境。「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我们回光返照自己的心,一切法都是由心里生的,不是无始以来就有一切法。我(道源)拿这两句文降伏自己的烦恼,很得利益。我当了几十年法师,大家都说道源讲经讲得好,这样害了我,就招来嫉妒障碍。这嫉妒障碍惹我生气,但是我不能报复,要怎么观想呢?他欺负我,是我前生前世欺负他,嫉妒障碍他,我没有宿命通,我前生前世是否嫉妒障碍他,我不知道。但是他现在嫉妒我、障碍我,真叫我生气,我是净土宗,我念阿弥陀佛,拿佛珠念,不得力。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生气,气那个嫉妒我的人,没有念到阿弥陀佛上,还是念到那个人上。打坐,根本没有功夫,坐下来更气,简直没有办法!后来我想起《大乘起信论》这两句文,念这两句文,比念佛有力量,比念《大悲咒》有力量。你为什么要气他?都是你心里生了心,起了分别,「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念佛不得力,就换念这两句,为什么不把心灭下来呢?念着念着,气就消一点,再念……气消了,很得力量。诸位同学试试看!要是你念《大悲咒》很有力,你不要念这两句;你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很有力,也不要念这两句。要是试验了都没有力量,你的烦恼贪心、瞋心、愚痴心起来,你对治不了,念这两句看看!你贪,有所贪的境界,贪的境界是虚妄的,是你的心生出来的。你瞋,有所瞋的境界,所瞋的境界,是你的心里生起来的。你心不生,哪有贪的境界?哪有瞋的境界?你把心灭下来,可贪的境界空了,可瞋的境界也空了。那么你就证明,一切法唯心,都是一些虚妄不实的法。
未三、释意识转(分二)
申初、标复次言意识者。申二、释(分五)酉初、约人辨粗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酉二、出其惑体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酉三、明执所依缘随事攀缘,分别六尘。酉四、制立其名名为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酉五、明识起所依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上来广明生灭因缘义竟
「未三、释意识转」,解释意识转,分二科。「申初、标」,「复次言意识者」,说了意,再重复次第讲意识。「申二、释」,解释,分五小科。「酉初、约人辨粗」,先就凡夫位辨明意识,是很粗的一个妄心。「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取着」,是执取、执着。意识从哪里来?还是妄想心。由阿黎耶识的妄想心生出来意,由意分成五种名,心法无形无相,按义理上分五种,这个意识,是前面第五种相续识,在凡夫位上,越执着越厉害,叫做「意识」。
「酉二、出其惑体」,惑是烦恼,把意识的烦恼体举出来。「计我我所」,这就是我执,在凡夫份上还谈不到法执。里面执一个我,外面是我所,外面所有的一切法,完全归我所有。「种种妄执」,妄执的不是真实的,虚妄之法他要执,里面执着我,外面执着我所,这就是凡夫取着转深,我、我所,合起来就是我执,是个惑体。
「酉三,明执所依缘」,他执着所依的是什么缘呢?「随事攀缘,分别六尘。」他所依的缘,就是六尘境界,都是事相,随着事相就攀缘。「缘」就是缘虑,把心思缘虑到外面的境界,叫攀缘。等于猴子攀树一样,它一定要攀树枝。我们的心执着外面的境界,一定要攀缘外面的境界,眼睛看见色尘,就攀缘;耳朵听见声尘,就攀缘,分别六尘境界。
「酉四、制立其名」,制定安立一个名字。「名为意识」,就是由前面相续识,取着转深,叫意识。「亦名分离识」,既然攀缘六尘,一定有六个识,但是《大乘起信论》不说其名,叫做分离识。本来一个意识,分出六种作用,但是没有说出六个识的名。《楞严经》说:「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推本推到阿黎耶识,是依着真如起的,不是一个精明之心吗?分成六个识,分开来有六个,还是个和合。以前我听老法师讲开示说:本来一个识,分成六个识。等于一间房子里面关了一只猴子,这一间房子有六个窗户,这只猴子从第一个窗户探出头来,就说是第一个窗户的猴子。从第二个窗户探出头来,就说是第二个窗户的猴子,实际这间房子里面只有一只猴子。这就是分离识的意思,还是那一个意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它是分别事相的识,分别六尘境界,六尘境界都属于事相,叫做分别事识。
「酉五、明识起所依」,辨明分别事识怎么生起来?所依的是什么?「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分别事识怎么生起来?依着三界以内的烦恼,三界以内的烦恼有见烦恼、爱烦恼。这二种烦恼在凡夫位上是增长之义,增长,就是增益生长。凡夫是被烦恼所转,他根本不知道是烦恼,烦恼越来越多,叫做增长,就是增加、生长,越长越大,就成了一个分别事识。「见爱烦恼」,就是见思二惑,三界以内的烦恼,就是见思二惑。小乘人用功单断见爱二种烦恼,也就是见思二惑断尽了,就证阿罗汉果,就是所作皆办。大乘是连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都要断掉。小乘人不知道三界以外还有惑,他只断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就超出三界。但是你要记着:大乘不是不断三界以内的烦恼,他先断见思二惑,再断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三界以内的见思二惑,属于我执;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属于法执,想断法执,必须先断我执。虽然大乘菩萨用功,是我法二执一起断,但是任运自然先断我执,所以三贤位的菩萨法执未破,我执先破,就是三界以内的见惑、思惑都断了。见惑也叫迷理之惑,苦集灭道之理,他原来不懂,现在四谛法的道理,他统统明白了,这一明白,一切明白。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惑,一下子断掉,他就证初果,这就是见道位的惑,叫做见惑。见道,就是亲自悟到四谛之理,我们现在懂得苦、集、灭、道四种,是依文解义在分别,没有悟到真正的理。要是悟到你至少是个初果圣人,见惑破掉了。
思惑,是由思虑而成。思惑,就是「爱」分三界来断:欲爱、色爱、有爱。欲界的众生,以男女淫欲之爱为根本,其他的都爱,但是欲爱最重,叫做欲爱。欲爱不断,你超不出欲界,所以小乘人用功,断了见惑,要断思惑。断思惑分三界,先断欲界,欲界分九品,断了前六品,证二果;断了后三品,证三果,欲界的惑很难断!上二界,色界有色爱,他不贪淫欲之爱,五欲之爱都没有了,但是他爱禅定,爱他的清净色身,叫做色爱。到了无色界,色身空掉了,可是生死没有了脱,叫做有爱。「有」者,有生有死,三界还是出不去,生死轮回还是没有完全解脱,所以叫做有爱。见烦恼和爱烦恼所分成的欲爱、色爱、有爱,叫枝末无明,合起来有四个住地:见一处住地,就是三界以内的见惑,一处把它断掉,不分三界,一断一切断。思惑分成三个爱,叫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住地」二字怎么讲?本为末依,叫「住」,本能生末叫「地」。等于地上生万物一样,所以叫做「住地」。根本无明,叫无明住地,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枝末无明依着根本无明,叫做住;根本无明能生枝末无明,叫做地,无明住地和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合起来叫五住地烦恼。
经论上说成了佛:「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五住究竟」,就是五住烦恼统统断灭。「二死永亡」,生死有二种: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五住既然断灭,生死之因断掉,生死之果也就亡了。三界以内分段生死,亡;三界以外变易生死,亡,二死永亡。五住究竟,二死永亡,就成了佛。
前面那五种意,合起来一个意,还观想不清楚,根本无明更观想不到。这里说凡夫是依着意识打妄想,这个意识叫分别事识,一天到晚分别六尘境界,而且越分别越厉害,它是增长之义,叫「取着转深」。我们学了佛法就要用功,先要空外面的六尘境界。六尘境界爱与不爱,都是自己心里分别出来,分别过来、分别过去,还是分别自己的心。分别它作什么呢?一切皆是虚伪,一切皆是空华,那么就回到心里来,把细的妄想断掉,返妄归真,就成了佛。「上来广明生灭因缘义竟」,上来广为辨明生灭因缘的义理讲完了。
辰二、显所依因缘体相(分二)巳初、略明缘起甚深(分二)午初、标叹甚深(分二)
未初、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起彼静心,成业等识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未二、正叹甚深(分三)申初、凡小非分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申二、菩萨分知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申三、唯佛穷了唯佛穷了。
生灭因缘分二科,「辰初、明生灭因缘义」,解释生灭因缘的义理。「辰二、显所依因缘体相」,显示生灭因缘所依的体、相,这个相是即体之相,再分二科。「巳初、略明缘起甚深」,佛教讲一切法怎么生起?缘起。小乘教叫业感缘起,一切众生从哪儿来的?造了众生业,才生为众生。怎样能了生脱死,超出三界呢?得修无漏业,还是业感缘起。大乘初门,叫阿黎耶识缘起,阿黎耶识里面有染法、净法,有觉义、不觉义。染法从哪儿来的?从阿黎耶识来的。净法从哪儿来的?从阿黎耶识来的,就是阿黎耶识缘起。再高一步,大乘终教,叫如来藏缘起、真如缘起。《大乘起信论》属于终教,如来藏缘起就是真如缘起。那么再高,高到圆教,叫法界缘起。「缘起」二字,诸位同学要特别注意!将来研究学理,这二字要好好研究,小、始、终、顿、圆,一切佛教的义理,都包括在这二字里面。《大乘起信论》讲终教的道理,说到生灭因缘怎么缘起?「缘起甚深」,这个道理不是浅显的道理,不是可以随便明白的,分二科。「午初、标叹甚深」,先标举出来,赞叹缘起之理很深,再分二小科。「未初、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起彼静心,成业等识。」上面讲过,根本无明把不动的静心给动了,才变成业识。由业识而转识而现识,才变出来三细六粗、五意六染,才变出众生。那么根本无明怎么动了静心,成了业识,这个道理甚深甚深!下面再讲正文。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五种意加上意识,又名分别事识,一共六个识。这六个识,不是平常讲眼、耳、鼻、舌、身、意那六个识。就是根本无明熏习不动的静心,这一动,就起了业识,由业识越转越多,转成五种意,转成意识。下面就说这个道理,不是凡夫、二乘位内的事情,在凡夫、二乘的本位以内不会了知的。
「未二、正叹甚深」,分三小科,「申初、凡小非分」,「非凡夫能知」,凡夫根本迷而不知,天天在受苦还以苦为乐,他迷了再起颠倒,当然不知道缘起甚深的道理。「亦非二乘智慧所觉」,二乘能证得我空,超出三界,了脱生死,但是他的智慧不够。「觉」就是知,二乘人比凡夫有智慧,比大乘,他还是愚痴、颠倒。怎样愚痴呢?他只知道六个粗相,不知道三个细相,就是愚痴。颠倒呢?他把三个细相,当成证得涅槃的清净境界。所以凡夫的愚痴颠倒,大家容易了解;二乘人的愚痴颠倒,不学大乘佛法不知道;菩萨知道吗?也不容易知道。
「申二、菩萨分知」,菩萨可以分知,他知道一部分、二部分。菩萨五十一个因位,这里不开等觉,等觉合到十地菩萨里面。「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初正信」,就是十信位,十信位是大乘根性,还是教外凡夫,但是他依着圣言量,佛说什么,就相信什么,他在大乘经上学道理,起了正信之心。「发心观察」,由正信到初住。初住,叫发心住,包括下面九个住,再包括十行、十回向。十信三贤,这四十个位子的菩萨都得观察。最初十信位菩萨,依着圣言量,像我们算是初发信心的人,佛怎么说,我们怎么信。说根本无明熏动静心起业识,我们就相信,怎么熏动静心起业识?我们还是不能详细知道,只是依文解义。到信心成就,入了初住以后,十住、十行、十回向,「发心观察」,观察,就是修观想,他在观察修行,要想证得。三贤位没有亲证法身,到登地以后的菩萨,就是十地位的菩萨,才亲证到法身。
「若证法身」,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得少分知」,从初地算起,初地知道一分,二地知道二分,如是地地高,地地证,证到第十地,不开等觉,等觉合到十地菩萨里面。「乃至菩萨究竟地」,就是第十地。「不能尽知」,还有一分生相无明,就是根本无明最初一念妄动不知道。生、住、异、灭这四个无明的相,灭相、异相、住相,他都能远离、都能知道,生相无明还是不知道。
「申三、唯佛穷了」,唯独佛能穷尽明了。佛在菩提树下打坐的时候,就是用这个功夫,叫金刚喻定,一念相应慧起来的时候,把生相无明断掉,他才知道初心,最初一念妄动。根本无明熏成动心,是什么样子?他知道了,没有初相,已经把它照空了。根本无明熏动静心,起业相,这道理甚深!凡夫不知,小乘不晓,菩萨随分知,不能究竟知,唯独佛完全穷尽明了,这就是讲缘起甚深。
午二、释深所以(分二)
未初、问何以故?未二、答(分三)申初、即净常染(分三)酉初、缘起体(即因)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酉二、发缘起之由(即缘)而有无明,酉三、显缘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申二、即染常净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申三、结成难测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午二、释深所以」,解释这个道理怎么这么深,十地菩萨还不能完全知道,唯独佛穷尽明了,分二科。
「未初、问」,「何以故?」根本无明熏习动了静心,成了业识,道理怎么这么深呢?「未二、答」,回答,分三科。「申初、即净常染」,道理就深在这里,本来是个清净心,可是常常变成染心,不是一下染,一下不染,在众生份上常常染,再分三小科。「酉初、缘起体(即因)」,讲缘起的体,就是因。前面讲生灭的因缘分二重,第一重,自性清净心为因,根本无明是缘,所以先说生灭之因,找到它所依的心体。「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是心」就是生灭心,生灭心从根本以来,就是自性清净心。
「酉二、发缘起之由(即缘)」,它怎样缘起生灭法呢?「缘起」,有缘才能生起。「而有无明」,无明为缘,自性清净心是因,这是第一重因缘。自性清净心,就是阿黎耶识心,也就是如来藏心,分为生灭、不生灭,这是指着不生灭那一部分,叫做自性清静心。「而有无明」,先有自性清净心为因,后才有无明为缘。实际没有前后,有自性清净心,就有无明,这二个都是无始的。没有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同时有的。为什么?在众生份上就是这样。那么自性清净心怎么被无明所染呢?前面讲过,它不守自性,就是真如随缘的意思。真如有二种义理:一种不变,二种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它随缘随生灭之缘,随无明之缘,这就缘起了。这是《大乘起信论》上所讲的真如缘起,也叫如来藏缘起,就是讲到真如随缘之义,可是跟唯识法相讲的不一样,各有界说,唯识法相,真如不受熏,坚如金石,所以生灭只讲到阿黎耶识,这就是讲终教要通到真如上,通到自性清净心上,它不守自性,能随无明之缘,这样就即净而染了。前面一再举譬喻,比喻大海的水不守自性,能随风的缘,本来是静水变成动水,起了波浪。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大海的水是这个样子,它虽然起了波浪,它湿性不变。还有一个譬喻,譬喻黄金,黄金就跟真如一样,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黄金是世间的宝物,它怎么成宝呢?你把它随着你的因缘造成种种器具,黄金一点都不变更,它随缘而不变,因为它不变才能随缘。比方面粉它不是宝物,它的本体会变,本体会变它随缘,随了一部分,随你做馒头、包子、面条、饺子都可以,但是面粉造不出来庄严器具,它的本体变了。黄金则不是,黄金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你把黄金造成佛像、菩萨像、罗汉像,随十圣之缘,变成十圣宝。你把它造成上帝、天公、金人,或者金狗、金鬼,它就随六道众生变成凡夫相,但是它本体不动。这是在生灭门中讲染法,它即净而常染,都是随着无明之缘,被无明熏动了。
「酉三、显缘起之相(即不染而染)」,再讲自性清净心的缘起之相,就是不染而染。「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前面自性清净心被无明所染,生起业识、转识、现识三个细的染污心,再分成下面六个粗的染心。细的染心、粗的染心,都是染污的心,自性清净心变成染污相了。
「申二、即染常净」,「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道理之深就在这里,本来是自性清净心,不应该染污而被染污了,染污了该随着染,它还常恒不变。《会阅》上引证《胜鬘经》不染而染,染而不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难可了知。」本来是个清净心,被无明所染,这个道理很难了知;不染而染了它本体不变,染而不染,这个道理很难了知。
「申三、结成难测」,结成道理甚深难测。「是故此义,唯佛能知。」以是之故,清净心变成染污心,又恒常不变,这个道理甚深,只有佛能知。
巳二、广显缘起差别相(分二)午初、显前缘起体相(分三)
未初、释上不变之义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
「巳二、广显缘起差别相」,分二科,「午初、显前缘起体相」,跟着上面的体相说下来,再分三科。「未初、释上不变之义」,清净心已经变成染心,为什么又恒常不变呢?「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心的体性,变成染心之相,在那儿生、住、异、灭有变化。它的心性、本性没有念,有妄念才叫妄心,它根本没有妄念,所以叫「不变」。
未二、显上无明缘起之由
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未二、显上无明缘起之由」,显上面所说心性不变的心体,被无明缘起的缘由。
「以不达」,无明从哪儿来的?还是自性清净心,它里面含了一个不觉的义理,不能了达,就是不能明白了知,不能通达。「一法界故」,「界」作「性」字讲,法性平等一相的义理,无差别的义理,他不懂。因为不能通达平等唯一无二的法性之故,「心不相应」,跟真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忽然间念起,取个名字叫无明。无明就是动了念,才叫「无明」,《大乘起信论》前文有一句:「离念相者,等虚空界。」那就证得法身。真心本来无念,因为里面有一个不觉的义理,他不了达一法界平等之相,忽然间动了个念头。《会阅》说这个「忽然」是「无前」的忽然,不是「有始」的忽然。无明无始,没有哪一法在无明之前,一切染法的本源,都从无明生出来,所以这个忽然不能解释为「有始」、「有前」的忽然。这个忽然是无始,所以无明叫无始的无明。诸位要记得:它跟真如一样,跟自性清净心一样,无始。真如是无始无终,无明是无始有终,你只要修行,就可把它断掉。讲它无始,就是「忽然念起,名为无明。」研究这个忽然,只能够依着《会阅》讲,无前的忽然,无始的忽然,因为在众生位上,只能推论到这里。你成了佛才完全知道,现在只能依文解义解到这里。
我们拿事实证明忽然,等于迷了方向,前面有这譬喻:「犹如迷人,依方故迷。」本来是东方,你忽然间一迷,迷成西方。什么时候迷的?忽然迷的。是哪一天、哪一点钟,就算你记得,也不能作为标准。因为你说我哪一天、哪一点钟忽然迷了,那么别人那一天、那一点钟怎么没有迷呢?那个时间不能作为时间性,就叫忽然。譬如海会寺大殿的门朝西,你忽然间想到门是朝东,这就叫忽然,这就是一念不觉。等你正过来,发觉海会寺门朝西,什么时候正过来?等到太阳落到西方,你才正过来。因为太阳落的时候正对着大殿的门,那一定是西方,你就正过来。所以忽然没有时间性,忽然一迷,它就迷了。说个因,依着自性清净心;说个缘,根本没有。迷了方向,前面说「依方故迷」,因为有正确的方向,你才迷。根本没有东南西北,你迷什么?
未三、显上缘起相(分三)
申初、标
染心者有六种。
「未三、显上缘起相」,分三小科。「申初、标」,标举出来。「染心者有六种」,染心有六种。
申二、问
云何为六?
「申二、问」,「云何为六?」哪六种染心呢?
申三、别解(分六)酉初、执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一者执相应染。戌二、治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申三、别解」,分别解释,分六小科。「酉初、执相应染」,六个粗相的执取相、计名字相,合起来叫执相应染。「相应」,内心与外境相应。讲最初的染心,再分二科。「戌初、障」,把名字标出来,先说它的障碍。「一者执相应染」,起这一个染心,能障碍你不能证得法身。
「戌二、治」,对治它。「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执取相、计名字相合起来,叫执相应染。这六个染心,最初的染心什么时候能远离、对治呢?二乘人都有办法,二乘的解脱,就把最初的染心断掉,也就是我执断掉。「信相应地」,就是三贤位的菩萨,能远离执相应染。三贤位的菩萨虽然我、法二执一起断,还是先断我执,先破我执,所以就与信心相应。十信位的菩萨,信心没有成就,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信心不相应。
酉二、不断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二者不断相应染。戌二、治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酉二、不断相应染」,「不断」就是相续心,相续不断。「二者不断相应染」,它还是个粗染心,有内心与外境相应。「戌二、治」,对治它。「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不断的相应染心,就是前面的相续相、相续识,三贤位菩萨知道修方便道,渐渐能舍弃它,可是不能究竟远离。到净心地的菩萨,才能究竟远离。「净心地」,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豁破一分无明,亲证一分法身。自性清净心,他确实证得一分,叫净心地,能把不断相应染心断掉。
酉三、分别智相应染
戌初、障三者分别智相应染。戌二、治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酉三、分别智相应染」,「戌初、障」,「三者分别智相应染」,就是六个粗相的第一个粗相:智相、智识,也叫分别心、分别智,还是有内心与外境相应,叫分别智相应染。「戌二、治」,对治它。「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这个分别心,是六个粗相中第一个粗相,是粗中之细,初地菩萨不能远离它。二地菩萨叫「具戒地」,具足清净戒法,大乘戒法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我们受了菩萨戒都要学。要三聚净戒完全具足清净,到了二地菩萨绝对不会犯戒,渐渐地离,三地菩萨、四地菩萨、五地菩萨、六地菩萨,分分离。「无相方便地」,是七地菩萨,修无相观,无相观不是正观,是方便观。就是正当的无相观,他还没有得到,他修的是方便道,心里发愿要证得无相,修的是无相方便道,可是他能把分别智相应染心究竟离开。
上面三个染心都是粗的,有内心与外境相应,下面三个染心是细的染心。
酉四、现色不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四者现色不相应染。戌二、治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酉四、现色不相应染」,分二科。「戌初、障」,「四者现色不相应染」,「色」指外面的境界,这个境界还没有出到心外。把境界出到心外面,那是分别智分别的。这是境界相,内心里面的境界,还没有到心外面,只有内心,没有外境,没有现出心外的境界,所以叫做不相应,只有一个染心,没有外面的妄境。下面三个心都是这样,叫不相应染。
「戌二、治」,现色不相应染,什么时候对治掉?「依色自在地能离故。」色自在地,是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对于色法得自在,外面的山河大地是色法,里面的五根身也是色法。内而根身,外而世界,都属于色法。到八地菩萨得自在,他不生障碍。《会阅》上有解释,他对于色法得自在,「毛容剎海,芥纳须弥。」色法最细最小的是毫毛,最大的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剎,无量无边的剎,叫剎海,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都能容纳在一个毫毛上,这就是色法自在。「芥纳须弥」,芥子是最小的色法,须弥山是最大的色法,芥子能容纳须弥山,这是八地菩萨。再讲到他身体的色法,色心不相妨碍,外面的身体跟里面的心法,不相妨碍。他得自在,自他不分隔,自己的身体跟一切众生不分隔。你看《华严经》,普贤菩萨入色身三昧的时候,在讲堂里面坐着无量数大菩萨,都感觉到普贤菩萨的身体大起来,徧到各个菩萨的身体上。各个菩萨感觉自己的身体,坐在普贤菩萨的身体里面,但是普贤菩萨的身体没有大,自己的身体也没有缩小。这就是普贤菩萨的色身三昧,不可思议的境界,自他不分隔。自己的身体,就是一切众生的身体;一切众生的身体,就是自己的身体,这就是八地菩萨能把现色不相应染心断掉。
酉五、能见心不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戌二、治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酉五、能见心不相应染」,再讲第五个染心,染心有三个细的染心,第一个是现色不相应染,这是第二个能见心不相应染,分二科。「戌初、障」,「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只有内心没有外境,叫不相应染。「能见心」,就是起能见之心,没有所见,没有外面的境界相应,只有一个能见之心,也就是前面的能见相、转识。
「戌二、治」,能见心不相应染,什么时候可以对治掉呢?「依心自在地能离故。」心自在地,就是九地菩萨。前面八地菩萨是色身得自在,九地菩萨内心也得自在,因为他把能见心远离了。九地菩萨他能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念,《金刚经》说:「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无量世界、无边众生、无量的心念,如来悉知悉见。九地菩萨也有这功夫,一切众生的心念,他统统知道,他不假功用,任运自然的知道,就是他把能见心远离了。有能见,一定有不能见;有能见,即有所不见。你越起分别,心的功力越小,等你不起分别,能见之心去掉了,功用不可思议,一切众生的心念都能知道。
酉六、根本业不相应染(分二)
戌初、障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戌二、治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酉六、根本业不相应染」,分二科,「戌初、障」,「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这是最细的一个染心,「根本业」,就是妄心的根本,就是第一个业识,叫做无明业相。「戌二、治」,怎样对治掉呢?「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菩萨尽地,是十地菩萨,十地菩萨要离还没有完全离开。为什么要说菩萨尽地呢?没有菩萨尽地,你入不了如来地。由十地菩萨,菩萨地尽了,方便道修完了,才接着修无间道入如来地,才能究竟远离。
染心,本来是从细到粗,要把它对治掉,由粗到细,这个道理很难了解!下面再重新料拣一下。
午二、更重料拣(分三)未初、辨上无明,约治断料拣(分二)
申初、标不了一法界义者。申二、释(分二)酉初、初粗者至初地离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酉二、后细者至佛地尽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午二、更重料拣」,料拣,就是料理、拣择,就像我们在厨房里,把菜料理料理、拣择拣择。分三科,「未初、辨上无明,约治断料拣」,辨明上面说的无明,由对治断灭来料拣无明,分二小科。
「申初、标」,「不了一法界义者」,哪来的无明呢?根本无明,是不了一法界义。「申二、释」,解释,再分二科。「酉初、初粗者至初地离」,「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凡夫位不了解法性平等一相之义,三贤位菩萨学着断,一直断到初地,才能离开粗的染心。
「酉二、后细者至佛地尽」,「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细的染心,要到如来地才能究竟远离。粗的染心、细的染心,就是粗的无明、细的无明,不了解一法界的义理,三贤位菩萨随分学着观察,到初地能知道一分,能离开粗的无明。细的无明,就是根本无明,一直到成佛才能断掉。
未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未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前面六个染心,粗的三个染心叫相应染,细的三个染心叫不相应染,是怎样的道理呢?「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心」就是染心,「异」是差别不同,他能念之心与所念之法,差别不同。就是有内心、有外境,有能念、有所念。「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生灭门不但讲染污法,也讲清净法,染法、净法差别不同。知相、缘相是相同的,叫相应。「知相」,是能知的心相,就是你心里想的。「缘相」,是所缘的法相,就是外面的境界。内心能知之相,与外境所缘之相相同。你想到染法,外面的境界就是染法;你想到净法,外面的境界就是净法,能知之相与所缘之相相同。
怎么叫做不相应染呢?「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就是不觉的心,没有外面的境界,所以没有能知、所知。「不同知相缘相故」,不同于前面相应染,有能知之相、所缘之相,只有能知,没有所缘。就是只有里面的妄想心在打妄想,很细,还没有分出外境来,所以叫心与境不相应。怎么叫做相应?有内心、有外境,心境相应。怎么叫不相应?只有一个妄心,没有外面妄境,所以心与境不相应,这样解释就清楚了。
未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分二)申初、标立(分二)
酉初、惑障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酉二、智障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未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分二科,「申初、标立」,再分二科,「酉初、惑障」,惑障,就是烦恼障。「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前文说过有二个碍,一个烦恼碍,一个智碍。新翻译叫做烦恼障、所知障。这就是烦恼碍,也就是烦恼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它能障碍你,使你证不得真如的根本智。就是你想证得涅槃,证不得,烦恼碍给你碍到。
「酉二、智障」,前面是讲染心义,染心是枝末无明,再讲根本无明。「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智碍」,就是所知障,能障碍后得智起不来。后得智,是证得根本智以后,自然而然起的业用,叫「自然业智」。自然业智,知道世间一切法不假功用,自然知道,但是被智碍障碍了,你不能知道。
申二、重释(分二)
酉初、问此义云何?酉二、答(分二)戌初、释烦恼碍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戌二、释智碍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上来释生灭因缘竟
「申二、重释」,重新解释。分二科。「酉初、问」,「此义云何?」烦恼碍粗,应该障碍着世间自然业智,怎么障碍真如根本智呢?智碍很细,应该障碍真如根本智,怎么障碍世间自然业智呢?问这个道理。
「酉、二答」,答复,再分二科。「戌初、释烦恼碍」,先解释烦恼碍。「以依染心」,这是枝末无明,因为依着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起了能见的心,再起能现境界的心。现的境界,不了解是自心现的,于是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真如根本智,是无分别智。真如之性平等,无分别智也是平等的,被烦恼碍障碍到,根本智生不出来,真如不能证得,所以违平等性。本来真如是平等无差别的,因为染心,起能见能现,要妄取境界,违背了平等性,所以不能证得真如根本智。
「戌二、释智碍」,「智碍」,也就是所知障,怎么能障碍后得智?解释这个道理。「以一切法常静」,因为世间一切法常静不动,世间法有生、住、异、灭,怎么常静不动?这是按世间法的本体讲,它都是依着真如起的,真如静而不动,一切法都常静不动。所以《法华经》说:「诸法住法为世间相常住,法法皆真,法法皆如。」「无有起相」,没有起动之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但是根本无明不知道,在那儿起知见打妄想,就动出来业相,再动出来能见相,再动出来境界相,与静而不动的法相违背。法法皆真,法法皆如,现在不真不如了,它能障碍后得智起不来。「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后得智有自然的业用,随着世间的一切境界,任运自然,不假分别,统统了知。后得智被障碍住了,就不能了知。智慧有二种:一种根本智,一种后得智。根本智,叫做无分别智。后得智,叫有分别智,它有分别是从无分别起的,分别即无分别,它是自然而知。
「上来释生灭因缘竟」,讲到这里,把生灭因缘这一科讲完。
卯三、释上生灭相(分三)
辰初、标数起问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
「卯初、释上心生灭」,「卯二、释上生灭因缘」,这二大科讲完了。下面讲「卯三、释上生灭相」,我一再解释「释上生灭相」的「上」字,指立义分「是心生灭因缘相」那一句,第一科解释「心生灭」,第二科解释「生灭因缘」,还有「相」字没有解释,这里再解释生灭相,分三小科。「辰初、标数起问」,标数就起问。「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重复次第分别解释生灭相有二种,这是标数。「云何为二?」哪二种呢?这是起问。
辰二、列名略显
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辰二、列名略显」,把名字列举出来,简略的显明一下。生灭心一共有二种相,一种粗相,二种细相。「一者麤,与心相应故。」就是与心相应的粗妄心,就是前面说的六染中的三种相应染(执相应染、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里面有妄心,外面有妄境,妄心与妄境相应,心外有境就粗了。「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就是三种不相应染,就是三种细染心,只有一个妄心,还没有执着心外有境界的时候,所以细。
辰三、广释其相(分二)
巳初、约人对显
又麤中之麤,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辰三、广释其相」,广为解释生灭相,有粗的相应心,与细的不相应心,分二科。「巳初、约人对显」,就人地位、浅深不同,对显出来生灭之相,有粗有细。
「又麤中之麤,凡夫境界。」就是执相应染,内心与外境相应的第一个染心,执相应染最粗,叫粗中之粗。「凡夫境界」是凡夫境界。这凡夫不是没有闻到佛法的凡夫,不是十信位的凡夫,是三贤位的凡夫,叫内凡,教内的凡夫。十信位也是凡夫,是教外凡夫,叫外凡。这是指着内凡,三贤位的菩萨能把执相应染断掉,他的境界是知断的境界。
「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就是六个染心中间四个染心,「粗中之细」,就是「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这二个比起执相应染,是粗中之细。「细中之粗」,就是「现所见色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也就是能见相、境界相。这二种细的不相应染心,只有内心没有外境,叫细中之粗,这是菩萨的境界,就是菩萨由初地一直到十地。「细中之细」,就是「根本业不相应染」,也就是「无明业相」,也就是「业识」。「是佛境界」,这是佛的境界,也就是生相无明,佛要对治它,把它断掉。这就是解释妄心有二种,有粗有细。
巳二、辨相所依(分二)午初、顺辨生缘(分二)
未初、明通缘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未二、显别因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
「巳二、辨相所依」,粗的染心、细的染心,粗相、细相依着什么呢?分二科。「午初、顺辨生缘」,顺着辨明生灭相生起之缘,再分二科。
「未初、明通缘」,「通缘」,就是普通生起之缘。「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这二种生灭相,就是粗的生灭、细的生灭,都属于枝末无明,统统依着根本无明有的。「未二、显别因」,显它的别因,依着无明为缘,也依着无明为因。怎么解释?前面二种生灭因缘,阿黎耶识是因,根本无明算缘。等到要生起来三个细心,根本无明算因,无明为因生三细。这样因也可以,缘也可以,要看在什么地方解释。「所谓依因依缘」,这二种生灭,依因依缘才能生起来。一切法从因缘生,没有因缘为它所依,生不起来法。「依因者,不觉义故」,在生灭门中有觉义、不觉义,这就是不觉义。「不觉义」,就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有三个名字,又叫不觉,又叫愚痴,怎么愚痴?因为不觉。怎么不觉?因为无明。无明、不觉、愚痴都是染法的根本。「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因为他自己心里现出来的境界,再去分别,分别到心外去,「境界为缘生六粗」。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