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9-30 18:23:33作者:心经原文网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现在这里的和平法会已举行几天了,我想趁这个因缘,把念佛与参禅的关系随便谈谈。以便给初发心学佛的人作个参考。

  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须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地说起来,是无法可说,哪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经》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为接引一般各种根机不同的众生,致有无量的法门。

  在中国的佛法,有人分出为禅、教、律、净与密宗五派。这在老参饱学的人,是无所谓的。因他已了解佛教的真理,决无差异的。而在一般初入学佛的人,便发生许多意见,每每分宗啦、教啦等等。并且赞彼毁此,有损法化。要知道一个话头,或一句佛号,都是方便的,不是究竟的,真是工夫用到家的人,是用不着他的。为什么?因为动静一如。好比月印千江,处处明显,无有障碍。障碍者,如天空里的浮云,水里的污泥。若有障碍,则月虽明而不显,水虽清而不现。

  我们修行的人,如果能体解这个道理,了解自心如秋月,不向外驰求,返照回光,一念无生,了无所得,哪有什么名相差别呢!只因无量劫来,妄想执着,习气深重,以致释尊说法,有四十九年,谈经约三百余会。

  但这些法门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治疗各种众生不同的贪、瞋、痴、慢等习气毛病。若能远离这些,你即是佛,哪有众生的差别呢?古人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

  禅宗,是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称为心心相印,教外别传,为佛法的命脉。而念佛的净土,和看经持咒等的法门,都是了生脱死的佛法。有人说,禅宗是顿超的,念佛持咒是渐次的。是的。这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实际上是无二致的。六祖大师说,“法无顿渐,见有迟疾。”

\

  我认为佛法的每个法门,皆可修持,你与哪一法门相宜,便修持哪一法门,且不可赞此毁彼,妄想执着。而最重要的,还是戒律的遵守。近来有出家人,不但自己不严守戒律,还说持戒是执着。那种高调,是多么危险!

  心地法门的禅宗,自迦叶尊者后,辗转相传。从印度传到中国六祖慧能大师,都称为正法流传,盛极一时。律宗以优波离尊者为首,他承受了世尊的嘱付,要我们末世的众生,以戒为师。后来发扬为《五部律》。我国的南山老人道宣律师依《昙无德部》,制疏奉行,称为中兴律祖。天台北齐老人,观龙树《中观论》,发明了心地。杜顺老人以《华严经》为主,建立了贤首宗。远公提倡净土,九祖相承,在永明后,历代祖师大都以禅宗弘扬净土,水乳相融。虽然诸宗纷起,究竟不离拈花命脉,足见禅净关系的密切了,更可见古人弘扬佛法的婆心了。至于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刚智等传入中国,经一行禅师等努力,才发扬光大的。但这些都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立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

  古人说法,大都拾叶止啼。赵州老人说:“佛字我不喜闻。”又说:“念一句佛号,漱口三日。”因此,有一般不识先人的苦心者,便说念佛是老太婆做的事,或说参禅是空亡外道。总之,说自己的是,谈他人之非,争论不已。这不仅违背佛陀方便设教的本怀,且给他人以攻击的机会,妨碍佛教前途的发展,至深且巨。

  因此,虚云特别提出,希望各位老参及初发心的道友们,再不可这样下去。如果再这般下去,便是佛教的死路一条。须知条条大路通长安的道理,学佛的人,应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等。念佛的人,亦应了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认识自性净土,舍妄归真,勿得向外别求。

  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种真理,随他说禅也好,谈净也好,说东方也去得,说西方也去得,乃至说有也可,说无也可,到这时,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了义,个性弥陀,唯心净土,当下即是!哪有许多葛藤?《楞严经》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如能这般做到,断除妄想、执着、习气,即是菩萨、佛祖。否则还是凡夫众生。

  念佛的人,也不应太执着。否则,还成了毒药。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因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深厚,妄想难除,故借这一句佛号,来做个拄杖子,念念不忘。久而久之,则妄念自除,净土自现,何须他求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