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圣教论颂
摄事品第一
善逝善说妙三身无畏无流证教法
上乘真实牟尼子我今至诚先赞礼
稽首次敬大慈尊将绍种智法王位
无依世间所归趣宣说瑜伽师地者
昔我无著从彼闻今当错综地中要
显扬圣教慈悲故文约义周而易晓
摄事净义成善巧无常苦空与无性
现观瑜伽不思议摄胜决择十一品
一切界杂染谛依止觉分
补特伽罗果诸功德九事
心心所有色不相应无为
界谓欲色等及与三千界
烦恼业生性杂染相应知
诸谛有六种依止八与二
觉分有众多最初三十七
智与解脱门行迹及止观
居处及所依发心与悲愍
诸行通达性地波罗蜜多
菩萨行摄事及彼陀罗尼
三摩地等门诸无量作意
真如作意相信解不思议
广大阿世耶应知诸自数
随信行等七复八种应知
及极七反等退法等有六
软根等七种在俗及出家
声闻乘等三可救不可救
入方便等九生差别故二
复由诸界别应知十三种
果断有五种遍知及清净
净果界菩提无学由自数
断多因故断建立断所从
由作意依修及得断次第
断差别应知及断相利益
如是如所说复应知多种
无量诸解脱胜处与遍处
无诤妙愿智无碍解神通
诸相好清净及诸力无畏
不护与念住永断诸习气
无忘失妙法及如来大悲
佛不共德法一切种妙智
当知前九事初为二所依
次二后六种摄杂染清净
染依差别故清净所缘故
心不流散故正修方便故
彼位差别故言说等因故
彼果故德故数次第唯尔
欲思量无量诸问答差别
由诸佛语言事与相摄故
句迷惑戏论住真实净妙
寂静性道理假施设现观
方所位分别作执持增减
闇语所觉上远离转藏护
简择与现行睡眠及相属
诸相摄相应说任持次第
所作境瑜伽奢摩他与观
诸作意教授德菩提圣教
若欲正修行遍知等功德
由十种法行及六种理趣
摄净义品第二
诸论中胜论亦善入瑜伽
清净义应知由具四净德
摄一切义故彼外不坏故
易入故入已行不失坏故
诸佛说妙法正依于二谛
一者名世俗二者名胜义
初说我法用为随余故说
七种及四种真如名胜义
自性义建立数次第善巧
想差别应知显蕴世俗义
五三法真实彼复四应知
及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
三自性成立差别业隐密
方便摄别异是各有多种
闻十二分教三最胜归依
三学三菩提为有情净说
闻归学菩提六三十二五
随名数次第如应广分别
圣行无上乘大菩提功德
异论论法释应知各多种
殊特非殊特平等心利益
报恩与欣赞不虚方便行
不颠倒方便退堕与胜进
相似实功德善调伏有情
诸菩萨受记堕于决定数
定作常应作最胜法应知
诸施设建立一切法寻思
及如实遍智并及诸无量
宣说果利益大乘性与摄
菩萨十应知建立诸名号
执因中有果显了有去来
我常宿作因自在等害法
边无边矫乱见无因断空
计胜净吉祥名十六异论
功能无体性摄不摄相违
有用及无用为因成大过
论体论处所论据论庄严
论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
体释文义法起义难次师
说众听赞佛略广学胜利
诸地相作意依处德非德
所对治能治略广义应知
成善巧品第三
于诸蕴界处及众缘起法
处非处根谛善巧事应知
身者自在等无因身者住
流转作诸业及增上二种
于身者等起实我所住持
流转者作者及诸增上义
染污若清净起七种愚痴
对治此应知摄七种善巧
妄计我身者依止诸根住
于境界回转受用爱非爱
言说所依住作者有觉者
由于差别蕴总见一身者
迷惑初因故计常因无因
我住持诸根能触及能受
从此死生处计有流转者
法非法作者及彼果增上
于修习邪行计为染污者
于修习正行妄计解脱者
佛未出于世如是愚痴转
由佛现世间说七种善巧
知世等别故能除一合想
即离与解脱众生不可得
多种及总略共有差别转
增益损减智蕴善巧应知
见三因生故说名界善巧
从无始自种多种种生起
由此及于此取者不可得
依自智成故能除下劣性
知诸触诸受由二种生门
依止于触故当知处善巧
知法处天处后后所依止
由世俗谛故了知二种性
知未断无常因能生诸果
自相续相似名缘起善巧
众生不可得而有舍续者
由了达甚深四种缘起故
不作不趣得二余体不转
净见无余业非我自在二
如是智能知处非处善巧
于自果定处异此说非处
于能取生住及染污清净
无理我观余于彼果增上
于如是方便名为根善巧
谓于取生住染净增上故
二自性苦故合故不应理
由无因有因及五种譬喻
如是随觉故应知谛善巧
随觉未曾见未受义因缘
当知诸善巧差别二十三
异摄论为先后最极清净
成无常品第四
无常谓有为三相相应故
无常义如应六八种应知
无性坏转异别离得当有
刹那续病等心器受用故
变异应当知十五种差别
所谓分位等八缘所逼故
下界具一切中界离三门
具三种变异上界复除器
无性义无常遍计之所执
所余无常义依他起应知
诸无常皆苦众苦所杂故
迷法性愚夫得为害不觉
由彼心果故生已自然灭
后变异可得念念灭应知
心熏习增上定转变自在
影像生道理及三种圣教
生因相违故无住灭两因
自然住常过当知任运灭
非水火风灭以俱起灭故
彼相应灭已余变异生因
相违相续断二相成无相
违世间现见无法及余因
非身乳林等先无有变异
亦非初不坏最后时方灭
位思烦恼分非常变异故
此若无变异受作脱非理
功能无有故摄不摄相违
有用及无用为因成过失
自性变异相有无不应理
无差别无常有差别五失
无相亦无因非自性恒异
先无有变异我应常解脱
常造不应理由二三因故
财有情增上极微非常住
无常为彼依次第差别转
诸受等异故当知觉无常
于无常无智四颠倒根本
当知世上道愚痴力转增
由放逸懈怠见昧乏资粮
恶友非正法当知无智因
不如理作意忆念前际等
相似相续转于无常计常
生初后中间取三有为相
无常调伏智当知由二因
彼见有六种及缘起四种
自种故非他待缘故非自
无作故非共用故非无因
成苦品第五
生为欲离因灭生和合欲
倒无倒厌离彼因为苦相
依三受差别建立三苦相
故说一切受体性皆是苦
当知行性苦皆粗重随故
乐舍不应理同无解脱过
利深等障碍依进住乘空
执着性下劣颠倒及染污
如痈疥癞等三受之所依
彼能发三触取乐等随转
自相自分别不安隐苦性
五十五应知三苦之所摄
界缘身等趣种类谛三世
时命品异故引众苦差别
未离欲色等三种地应知
欲界一切种色无色除二
世俗有二种胜义谓遍行
二缘通上地当知无现染
非无色重担遍行天粗重
及谛最后边余七上随缚
当知生等苦各五种差别
苦粗重相应三苦所依止
最后与最后各四苦所依
谓生生根本及苦性变坏
三世之所摄二缘苦非上
所说余诸苦皆欲界应知
失念无功用乱不正思惟
不正了愚痴及由放逸等
昧故羸劣故及起放逸故
相续断绝故忘念转应知
昧故放逸故保重现法故
不信当苦故无功用发起
相似相续转对治妄分别
串习总取故起四种颠倒
界别缘起别位别次第别
及相续差别当知各多种
信解与思择不乱心厌离
见修及究竟又如前十一
缠疑不乐离沉恶趣余趣
下劣行所起遍独众苦尽
成空品第六
若于此无有及此余所有
随二种道理说空相无二
甚深相应知取舍无增减
差别有众多如彼彼宣说
唯假过失故蕴无我过故
我无身过故三我不应理
如主火明空形异依他过
无常无业用非因非有我
我唯应是假譬喻不可得
七喻妄分别无见者等三
若如种无常作者应成假
如成就神通应世俗自在
我如地如空应无常无性
应如二无作分明业可得
能烧及能断唯火等所作
我于见等具非如刀火等
如光能照用离光无异体
是故于内外空无我义成
如世间外物离我有损益
内虽无实我染净义应成
位思烦恼分无常变异故
我常无转易受作脱应无
法性从缘生展转现相续
有因而不住变异故名转
如身牙河灯有种种作用
我常无变异转还不应理
依我起名想见二种过失
是故遍一切实我性都无
为言说易故随顺世间故
断除怖畏故显得失二故
率尔觉乱起世间现可得
觉为先作业有十种过失
觉我因功用自在等各二
有因及无因当知十种过
不审决遍行增益及无事
于事怖妄见譬喻五应知
无体及远离除遣依三种
对治诸缚想十六种差别
自性与执着不开解失念
一切遍一分愚差别流转
法住求自心住自心除缚
怖无二染净证得真空理
修差别十八或有毒无毒
对治五种执略二种应知
修果应当知三菩提功德
依止转依性所作事成就
成无性品第七
三自性应知初遍计所执
次依他起性最后圆成实
三无性应知不离三自性
由相无生无及胜义无性
非五事所摄此外更无有
由名于义转二更互为客
于名前觉无多名及不定
于有义无义转非理义成
取己立名故余即不能取
如众生邪执增益为颠倒
由熏起依他依此生颠倒
如是互为缘展转生相续
自性与差别有觉悟随眠
加行名遍计又当知五种
分别有八种能生于三事
分别体应知三界心心法
由二缚所缚坚执二自性
故二缚解脱正无得无见
假有所依因若异坏二种
杂染可得故当知依他起
相粗重为体此更互缘生
非自然是有故说生无性
非决定有无一切种皆许
通假实二性世俗说为有
宣说我法用皆名为世俗
当知胜义谛谓七种真如
圆成实自性二最胜智义
无有诸戏论远离一异性
清净之所缘常无有变异
善性及乐性一切皆成就
实胜义无性戏论我无故
依他无彼相亦胜义无性
依三相应知建立五种相
彼如其所应别别有五业
法执故愚夫起彼众生执
彼除觉法性觉法我执断
于依他执初熏习成杂染
无执圆成实熏习成清净
杂染有漏性清净则无漏
此当知转依不思议二种
真实及自体寂静与功德
一切不思议当知由四道
声闻有二种趣寂趣菩提
依止变化身趣无上正觉
诸声闻转依厌背修所得
菩萨方便修无二智依止
不住生灭故诸佛智无上
利乐诸有情不思议无二
成现观品第八
当知现所观下中上品事
有漏及无漏未见未受遍
出世间胜智能除见所断
无分别证得唯依止静虑
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
处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
未离欲倍离及已离欲者
独一证正觉最胜我所生
非我为智因亦非自取境
我非自现观执爱自我故
无常有境界待缘智生起
断粗重等三故依心现观
已成熟相续或听闻正法
自然极如理作意故现观
系念于所缘精勤修静定
增上善根力证圣觉道分
从是入见道无漏正见起
永断于三结证现观应知
虽恶趣杂染计所起惑断
境见导师等随生三所摄
由先世间智简择谛究竟
于谛无加行决定生起相
智境和合相于所知究竟
当知谛现观于十种决定
我性无三有不灭无有二
无分别无怖自断中决定
发起证等流成满次第四
又法住智等次第八应知
无悔住所缘如实见境界
道所依无惑纯差别行断
三净摄应知戒净及心净
境界依止道说为慧清净
知身等因缘善达于三世
次了知四苦复八苦应知
从是正观谛起十六行智
为治四颠倒后后之所依
从是转修习于心总厌离
谛简择决定究竟觉生起
从此无加行解脱智三心
一百一十二烦恼断十摄
此证菩提分六种净智相
行无分别故随所作建立
菩萨在此位先修胜因力
于自他身苦起平等心性
是大我意乐于自性无得
广意乐当知二性无分别
次上十六行清净世间智
对治界地故究竟事成就
此现观差别或六或十八
相胜利众多随经论广说
成瑜伽品第九
般若度瑜伽等至无分别
一切一切种无有分别故
一切一切种三相与三轮
谓名相染净及俱非二种
于法及法空无二种戏论
无分别无穷此上非应理
若都无所取无慧亦无度
俱成取离言为顺非无用
成不思议品第十
九事不思议由依止五处
有五种因故得失俱三种
不应思不记当知由四因
非定一甚深引无义相住
不思我有无成二过失故
于他亦二失不应思一异
二虽不依见成故不应思
不思如是生三过所随故
善趣与恶趣二作者非定
过去善恶业处事等难思
真如无漏性成所作义利
静虑者如来无譬自在故
外道所宣说能引无义利
非理远四处无记不应思
非处勤功用毁谤于大我
不修清净善故成三过失
远离不思议思可思议处
具八种功德故如理应思
诸佛之所说遍知等无违
五因二因故于此不应思
摄胜决择品第十一
数相别有处边际与生起
想善巧摄等胜决择诸事
心性有二种异熟及与转
初阿赖耶识种子二应知
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
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
所缘境相应更互二因性
识等俱流转杂染污还灭
所依境界力建立心差别
复由七种行难了相应知
所缘无自在住恶所依止
随缘力所转心系缚应知
散乱及安住六种十五种
缘境界六等所治心非一
依多境了别各为自业生
心法不应思相似境转故
引心三分别领位审了相
得失等营为名作意等业
上界无香味大造随可得
极微无自体非实有七事
微和合不离善恶无自然
三相想外无法处色十二
当知不相应皆假施设有
假有性六种彼皆二过故
三过因非五因相略系合
相依处差别建立有多种
心所缘等故清净所缘故
四种离系故建立八无为
三界应当知十二相差别
所治及能治唯能损伏种
法王海碱味欲恶趣长寿
多世界共一各二种因缘
意相应四惑遍行而俱起
无记最后灭随所生彼性
一切生相续现起及与缘
随眠境粗重各差别二十
随顺自生故种子故事故
生四过失故不净三因故
业思及思已差别有十三
彼果六三位业决定五种
自业等四种此先熟亦四
复九种当知即二种差别
命终定不定中夭由六因
明了位三心中有或有无
依余有所缘染污心生起
于四种生中及三界五趣
当知世俗谛意解义及说
净所缘彼性方便名胜义
当知是四种染净之所摄
未见未经受如病病灭因
当知是四谛各四相四行
遍知等四种因果性差别
彼觉无乖诤法尔证亦然
谛三种唯善复二种应知
当知七依止三种所依性
彼善巧二种四句等广说
静虑数障分及彼广建立
远离于苦动后后分胜异
近分喜有动唯初能尽漏
亦二种缘声八等至舍八
现法安乐住能入于现观
赞说想解脱四种因当知
爱味等当知十种六三种
退相续障治各多种差别
利根及生转当知无有退
依下地发定离欲后生故
依二乘大乘由二十七相
正方便当知建立于觉分
身等三差别彼影像随观
由闻等三智念法无迷惑
彼所治九种作意当知二
修差别有三二种无失坏
为断于沉掉相应道二种
观察舍烦恼及为尽三爱
为断增上慢味所依颠倒
及三心趣入修习于念住
由根等差别建立五唯二
假设五应知三事成圆满
证转依不起二因果无退
三因故断常三果三因记
建立诸功德由十七增上
彼差别无边治所治障故
思惟义乐苦作意及安住
艰难与相貌殊特非殊特
种性如来说多佛与二乘
五种及十种六六种道理
诸佛妙功能彼果土清净
解脱与法身等不思无上
虽不用加行先愿力所引
依无为发起所作无二相
宣说诸事法别解脱分别
诸法相十一是经律本藏
诸相与断灭无失坏方便
彼二果差别是诸经略义
略说瑜伽道缘所闻正法
奢摩他与观依影像成就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