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从受戒开始,要勇争上游
慈舟老法师说,学佛从受戒开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不要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极乐净土,也不要说了生死的话。但持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持戒就是不顺于无始劫来的凡夫习气...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为不顺习气,所以发不起持戒心。故《梵网经》佛诃责不受戒众生,畜生无异,木...学佛从双手“合十”开始
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学佛从何处入手
...学佛从“否定自己”开始
学佛从“否定自己”开始——于净宗书院为同修开示慧净法师 基督教有句话说:“不含怒到日落下山的时候”。学佛的人应不蓄恨意,当下说当下完。所以今天的事情,也让他当下说当下完...学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学佛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这个问题初听起来,令人有些错愕。学佛不是一辈子的事情吗,怎么还有头儿呢? 不妨打个比方。你准备报考一所学校去上学,看到学校的招生简章是这么说...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若自若他,同得沐佛慈光,生佛净土也。所有三皈,五戒,十善之义,文钞中略释,故不再书。至于自誓受戒,文钞中与徐女士书,亦...学佛人际交往21法
我们接触到的人可以分为:富贵者、贫苦者、初交者、久交者、年长者、年少者、正直者、势利者、仁厚者、刻薄者、豪气者、自私者、聪明者、愚笨者、诚实者、奸诈者、强横者、谄媚者、...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四年),京城来了一个女人,自称是圣菩萨,此人为求名闻利养,显现各种神异,尤其具有他心通,可知道对方心事,一时之间轰动了京...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