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自由◎
佛教经文都会教我们说,要更加去爱护那些受苦,和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人。 我们愈是帮助他们,就会愈觉得自己有用,因而产生一种深刻而真实的满足感。◎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很多,但这是他们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强迫他们改变。 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要有意义,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打从内心感到快乐,又不会伤害到别的众生。◎如果我们把满足建立在他者的痛苦之上,那么我们自己迟早也是要受苦的。◎生命其实是很短暂的。 如果我们把这么短的时间都拿来作恶的话,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一点意义也没有。◎所有众生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没有人有权利去摧毁他人的快乐。 人类存在的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为了陷任何众生于苦海。◎有些痛苦,像生、老、病、死,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减少这些痛苦在内心所引起的恐惧。◎痴愚在这里的意思,是指没有办法对众生,和万物的真正本质有所了解。 痴愚也是贪欲和瞋恨两种毒素的成因,一旦痴愚消失,贪欲和瞋恨就再也没了根柢,那么痛苦的泉源就会枯竭了。结果就是会产生一种,再也不用受制于各式各样负面情绪的、利他主义式的快乐。◎从佛教的观点来说,去反省人生是痛苦的现实,并不会让我们万念俱灰,成为悲观主义者,而是带我们去发现那些痛苦究竟是怎么生出来的——从贪欲,从瞋恨,从痴愚——然后从中把我们解放出来。◎人有时候会很不幸地被自己的智慧放在一种负面的精神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聪明反而让人又多了一项不快乐的来源。 然而,我认为聪明同时也是唯一能够让我们克服这些冲突和困境的利器。◎是我们的心态决定我们受痛苦的程度。 譬如说我们生病了,唯一有效的应付办法,是采取各种可行之道来让自己好起来:去看医生,按时服药,做某些运动等。◎不过,一般人都会把事情复杂化,去烦恼自己以后不晓得会怎么样,结果在身体的病痛上
又添加了心灵的苦恼。◎当我们内心充满愤恨时,整个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觉得不舒服,大家都看得出我们在生气,没有人想跟我们在一起。◎何苦呢?气到头来,我们还是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敌人都消失。 只要我们心里住着愤怒或怨恨这样的内敌,就算今天把一切外敌都消灭得一乾二净,明天照样又会生出新的来。◎瞋恨绝不可能以瞋恨止息,唯有爱能疗愈。这是古老而永恒不变的法则。◎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那些心灵的毒素:无知、怨恨、欲望、妒忌和骄傲。只有这些能够摧毁我们的快乐。◎欲望的目的是获得满足,我们如果被它控制住了,想要的一直增加的话,那目的就永远没有办法达成,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欲望有一项特性,就算我们觉得已经满足它了,它还是会一再出现,而且一次比一次强烈。 那些自甘堕落在欲望陷阱里的人,就有点像口渴的人喝海水:愈喝愈渴。◎欲望是无止境的深渊。譬如说我们想要变得富有,也许我们以后能够赚非常多的钱,但是如果有一天情况允许,我们拥有的更多,我们就真的满足了吗? 与其受限于外界,还不如自己给自己一条界线,让我们都来降低自己的欲望,学着知足。◎忌妒会让我们很不快
乐,并且阻止我们在心灵上的进步。 如果忌妒是以攻击的形式表现出来,那还会让别人受到伤害,这是一种非常负面的情绪。◎即使在最坏的状况下,心也可以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