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生气
释从信 生气令人难以消受,身心不安不乐,宛如蒙上一层阴影,失去了平日的光彩。尤其遭受侮辱时,简直无法抒解愤怒的情绪。若不讨回公道,积愤於胸,缠绕数日、数月、数年,甚至终生不能释怀。但若逞一时之快,讨回公道,虽抒解了愤恨之情绪。随后便有恐怖的阴影笼罩身心,挥之不去。结怨扯不平,便是打在心底的死结,一样令人终生不安不乐。
生气之事大都因他人而起,随时随地都有事情令人生气,而且,生气时,不能像饥渴那样,吃过喝过便没事,往往不能发泄负面的情绪。若已抒解情绪,却有吃不完兜着走的后患。若人不善於处理生气的情绪,不能忍受侮辱,日子将很难过。学佛也将很难有所成就。
生气就是嗔恚,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之一,就是十恶行中第九嗔恚行,就是人们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动力。常人毫无不生气的能力,智慧灵敏度很低,生气灵敏度却极高,稍不如已意便愤怒异常,甚至有人只因芝麻小事便杀了枕边情人,杀死共患难朋友,杀死父母子女兄弟。生气使人祸患无穷,但人们只诃责祸患,却不诃责生气。人们只知不要祸患,却不知去除生气,宛如扬汤止沸,失望乃是必然。
生气必有祸患,於已於他都无任何益处。常人以为适度发脾气,可用为抒解不满情绪,这是不见有善恶行报,不见有今世他世,只顾眼前称心如意的世间知见。学佛为永断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要当依如来知见行事,不依世间凡夫知见。若人生气时,应实实在在检视生气,面对生气,降服生气,不令生气滋长,永断生气才叫解脱。可是,已生气时,人们往往不知不觉,在生气中还自以为未生气,不生气。若已知生气时,也拿生气没办法,除了任令生气之外,别无善策。
生气不是独立的心态,只是欲心的附庸,有欲心的人才有嗔恚心,无欲的人才不生气。断除生气,直接向生气开刀,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也如扬汤止沸,白费力气。
但欲心也不是独立的心态,欲心只是愚痴心的附庸,有愚痴心的人才有欲心,才有嗔恚心。易言之,愚痴人才生气。去除生气要当断除欲心,但愚痴心若不断,欲心则不断,欲心不断嗔恚也不断。是故,除却生气要当先断除愚痴心,若愚痴已断,欲贪则断,欲贪断则嗔恚也断,贪嗔痴永断无余时,人才不生气。但愚痴心也不独立存在,必定藉欲心彰显出来,藉嗔心彰显出来。所谓愚痴就是无明,无正见。无明所覆,爱缘所系缚,以为实有我及世间,有我则我胜、我劣、我等。胜於我的令我生气,劣於我的也令我生气,与我平等也令我生气。由此之故,世间无一事一人不令我生气。若要去除生气,断除欲心,断除愚痴,应以正见为导向,有正见才能检视生气,面对生气,降服生气,乃至永尽无余。
有问,若是如此,未永断愚痴贪欲时,便不得不生气,究当如何面对生气呢?杂阿含一一零八经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持尼师坛着右肩上至安陀林,布尼师坛1,坐一树下,入尽正受2。尔时祗桓3中有两比丘争起,一人骂詈,一人默然。其骂詈者即便改悔忏谢於彼,而彼比丘不受其忏。以不受忏故,时精舍中众多比丘共相劝谏,高声闹乱。尔时世尊以净天下耳过於人耳,闻祗桓中高声闹乱,闻已从禅觉,还精舍,於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乞食,还至安陀林坐禅入尽正受,闻精舍中高声大声纷纷闹乱,竟为是谁?’比丘白佛:‘此精舍中有二比丘争起,一比丘骂,一者默然,时骂比丘寻向悔谢,而彼不受,缘不受故,多人劝谏,故致大声高声闹乱。’佛告比丘:‘云何比丘,愚痴之人,人向悔谢,不受其忏,若人忏而不受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诸比丘,过去世时,释提桓因4,有三十三天5共争,说偈教诫言:
於他无害心,嗔亦不缠结。
怀恨不经久,於嗔以不住,
虽复嗔恚盛,不发於粗言,
不求彼阙节,扬人之虚短。
常当自防护,以义内省察,
不怒亦不害,常与贤圣俱。
若与恶人俱,刚强犹山石。
盛恚能自持,如制逸马车,
我说为善御,非谓执绳者。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於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常行忍辱,亦复赞叹行忍者,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学道,当行忍辱,亦复赞叹行忍者,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尼师坛:中译为敷具,出家人外出应随身携带的用具,可坐可卧,冬天可被身,也可覆衣,作包袱用。
2、尽正受:就是灭尽正受,超越四禅八定的减尽定。有阿罗汉无学住,有如来住。
3、祗桓:就是祗园,是祗树给孤独园的简称。
4、释提桓因:中译为释天帝,就是天帝名释,又叫天帝释。杂阿含一一0四经:“天帝释本为人时,供养父母及家诸尊长,和颜软语,不恶口,不两舌,常真实言,於悭吝世间,虽在居家而不悭惜,行解脱施,勤施,常乐行施,施会供养,等施一切。”杂阿含一一-0六经:“释提桓因本为人时,行於顿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困苦,求生行路乞,施以饮食钱财谷帛,华香严具,床卧灯明,以堪能故名释提桓因。”
5、三十三天:这是忉利天的中译,此天的天主就是天帝释。人间的上方有六层欲界天,初层天叫四天王天,第二层天叫三十三天。人间一百岁是三十三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三十三天寿一千岁。三十三天有三十三城,中央叫喜见城天,为天帝释的住处,四方各有八城,共三十三城,故名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之上有夜摩天,这是第三层天,第四层兜率天,第五层化乐天,第六层他化自在天。再往上方有色界各种禅定天,更有无色界四无量处。
6、译提桓因所说揭语,翻译为白话应如是说:“於他没有害心,生气还不纠缠烦恼。怀恨不经多久,生气便已消失,虽又嗔恚炽盛,住口不说粗话,不求他缺失,不宣扬他短处。平时应当自行防护,以义理於内心自察,不发怒也不有害心,常常和贤圣在一起相应。否则若又怒又有害心便与恶人相应,仇恨刚强犹如山石难以化解。盛怒时能自持不失义,如控制奔驰的马车,我称赞他为善驾御,不是执绳的马夫。”
如经文中说,二比丘争论是非,一方生气而破口大骂,另一方挨骂时闷不吭声。骂人的比丘自觉理亏即便向挨骂的比丘求忏悔。然挨骂的比丘愤恨难消,不接受忏悔。骂人是口行恶,有嗔心而生害心,脱口而出的话都是骂人的邪语,便已造了恶业。但知非而求忏悔,挨骂的若愿接受忏悔,恶业即时因忏悔而清净。可是挨骂的虽闷不吭声不对骂,不造口行恶,却已生害心,不与善罢干休,不受忏悔,即是身行恶。身行恶是意念所抠便,是有觉有观的的口行所坚持,身行恶具足身口意恶业。此二比丘因此缠结未来冤冤相报之仇恨,於是世尊呵责:“若人忏而不受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得不饶益苦。”
由此经文可知,若人未永断愚痴贪欲时,轻易便因人因事而生气,但於生气时不生害之心,虽嗔恚炽盛,还不结恶业,不招惹对方还击,怀恨便不久留,快得抒解负面情绪。若人要能面对生气不生害心,要当平常有自省的能力,以正见为导向,常以义理自饶益,於无嗔心无害心时,与贤圣类相应,不与恶人相应。面对生气时,自知生气恐将说粗话,自制不说粗话。不说粗话便不求人缺失,不说他短处,便不引起抗争,不招惹还击,每有生气时,不住於嗔心,嗔心己快得消失,便是驾御嗔恚心的好手。
如何面对侮辱
有问,为芝麻小事生气或可不生害心,但若遭受侮辱时,忍辱不还击,被人讥为怯弱,也很难堪,究当如何面对侮辱呢?
这是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的言论,认为受辱便应立即还以颜色,否则便是懦夫。阿修罗以嗔恚为力,界於善恶之间,居住於大海底下,时时兴军与三十三天大战。释提桓因恰有忍辱的能力,用为对付阿修罗王。杂阿含一一一零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天帝释,天阿修罗对阵欲战。释提桓因语三十三天众言:‘今日诸天与阿修罗军战,诸天得胜,阿修罗不如者,当生擒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以五系缚将还天宫。’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告阿修罗众:‘今日诸天阿修罗共战,若阿修罗胜,诸天不如者,当生擒释提桓因,以五系缚将还阿修罗宫。”当其战时,诸天得胜,阿修罗不如。时彼诸天捉得毗摩质多罗阿修罗五,以五系缚将还天宫,缚在帝释断法殿前门下。帝释从此门入出之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缚在门侧,嗔恚骂詈。时帝释御者,见阿修罗王身被五缚在於门侧,帝释出入之时辄嗔恚骂詈。见已即便说偈白帝释言:‘释今为畏彼,为力不足耶?能忍阿修罗,面前而骂辱。’释即答言:‘不以畏故忍,亦非力不足,何有黠慧人,而与愚夫对?’御者复白言:‘若但行忍者,於事则有阙,愚痴者当言,畏怖故行忍,是故当苦治,以智制愚痴。’帝释答言:‘我常观察彼,制彼愚夫者,见愚者嗔盛,智以静默伏。非力而为力,是彼愚痴力,愚痴违远法,於道则无有。若使有大力,能忍於劣者,是则为上忍,无力何有忍?於他极骂辱,大力者能忍,是则为上忍,无力何所忍?於已及他人,善护大恐怖,知彼嗔恚盛,还自守静默,於二义俱备,自利亦利他。谓言愚夫者,以不见法故,愚夫谓胜忍,重增其恶口,未知忍彼骂,於彼常得胜。於胜已行忍,是名恐怖忍。於等者行忍,是名忍争忍。於劣者行忍,是则为上忍。’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常行忍辱,赞叹於忍。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亦应如是行忍,赞叹於忍,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三十三天与阿修罗交战,双方都企图得胜,用五花大绑捉拿敌军首领。结果诸天得胜,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被捆绑脖子双手双脚,五花大绑捉回天宫,捆於天帝释断法殿前门下。在帝释从此门出入时,阿修罗王便嗔恚破口辱骂,天帝释毫不动容,却急死御前随从,乃对天帝释说:“天帝释今日畏惧他,是不是力不足,只好忍受阿修罗王在面前辱骂?”天帝释回答:“不是畏惧他才忍辱,也不是力不足,那有聪明人与愚痴人计较的?”御前随从又说:“若只一味忍受,於事理有缺失,愚痴人当说你怕他只好忍辱,所以应当给他大苦头吃,以智制伏愚痴。”天帝释回答:“我常观察侮辱他人的人,若要制裁这种愚痴人,发现他嗔恚炽盛时,唯有智取以静默降伏嗔恚。辱骂非力而用为力,就是愚痴人的愚痴力,愚痴人违背理智远离正法,行事都没有准则道理。假使有大能力,能忍於劣势者的侮辱,就是最上忍,无力的人何有忍?是故於他极力辱骂,有大能力的人才堪忍,就叫做最上忍,无能力的话无所忍。於已於他人,善於防护,都免生大恐怖,若知他嗔恚炽盛必已失理智,唯有自守静默,於自义内省制嗔,也为他义设想周到,自利也利他。因为愚痴人智所不及,不见正法律,愚痴人主张以嗔叫做胜忍,对骂只徒增恶口,不知忍辱由他骂,便於他常得胜。若于胜我的人忍辱,免于接踵而至的恐怖,叫做恐怖忍。若於劣我的人忍辱,免除他受害,叫做最上忍。”释提桓因於三十三天是自在的帝王,是中国民俗所供奉的玉皇大帝,是在家人学佛的榜样,以帝王之尊贵都常行忍辱,也赞叹行忍辱的人,在家人学佛自应效法天帝释行忍辱。於是释迦牟尼佛赞叹天帝释,也勉励出家人行忍赞叹於忍。
如经文中说,愚痴人才会侮辱人,不知善恶行报,以辱骂为其利器,终将自食恶果,若人不堪忍其辱,也以嗔制嗔叫做胜忍,正好和愚痴人同样愚痴,两败俱伤,徒增恶业,现世人人轻视,后世也不得安乐。若人面对侮辱,唯有智取,以静默制伏其嗔恚力,利己也利於他。是故说,於胜我的人,堪忍其侮辱,就是有大能力,否则那能忍?无能的人才忍不住而回嘴,将遭受大恐怖。能忍则免於大恐怖,叫做恐怖忍。於旗鼓相当的人,堪忍其侮辱,得免除无休止的斗争,得免除彼此增长恶业,堪忍就是有大能力,否则那能忍?能忍便叫忍争忍。於劣於我的人,堪忍其侮辱,得免除他大恐怖,堪忍就是有大能力,否则便自堕於卑劣,无堪忍力也无智慧,无力而任由愚痴人操控起舞,何有所忍?若能忍卑劣人侮辱就叫做最上忍。
由此经文可知,面对侮辱时,无论对方是谁,能忍其侮辱,便是有大能力有大智慧的人。对於不可理喻的人,不与共论,唯有静默为智取。世尊说应当学。
不以嗔报嗔
有问,若静默任令他侮辱,犹不能制彼辱骂,究当如何?以静默伏彼嗔恚,不是要折伏他,也不是要胜於他,只是化解他暴投过来的嗔恚力。若当我静默用为对付他辱骂,有我胜我等我劣的态度,这是身体语言,虽不用语言以嗔制嗔,用身体语言以嗔制嗔,不叫静默,不但不能伏彼嗔恚力,反而更激发其暴怒。所谓我胜就是我胜於你,我不屑於和你计较,虽然静默不语,却可增其暴怒。所谓我等,就是我和你一样的水准,不必尊重你,只好任你欺负,虽静默不语,仍可增其暴怒。静默而有我胜我等我劣的态度,就是用身体语言以嗔制嗔,企图用静默来制胜。此种静默不是智慧力,不能化解其嗔恚力,也不能抒解受侮辱之痛苦。
杂阿含一一五三经:“胜者更增怨,伏者卧不安,胜伏二俱舍,是得安稳眠。”如经文中说,胜於他更增其怨恨,若他胜而我伏,更增我不安,不能抒解受侮辱之苦,也不能化解他暴投的嗔恚力。若人面对辱骂,要当舍去胜伏心,快得抒解忧悲恼苦。
杂阿含一一五二经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少宾耆迦婆罗门来诣佛所,於世尊而前作粗恶不善语,嗔骂呵责。尔时世尊告年少宾耆迦:‘若於一时吉星之日,汝当会诸宗亲眷属耶?’宾耆白佛:‘如是,瞿昙。’佛告宾耆:‘若汝宗亲不受食者,当如之何?’宾耆白佛:‘不受食者,食还属我。’佛告宾耆:‘汝亦如是,如来面前作粗恶不善语,骂辱呵责,我竟不受,如此骂者应当属谁?’宾耆白佛:‘如是瞿昙,彼虽不受,且以相赠,则便是与。1’佛告宾耆:‘如是不名更相赠遗,何得便为相与?2’宾耆白佛:‘云何名为更相赠遗?名为相与?云何名不受相赠遗?不名相与?3’佛告宾耆:‘若当如是,骂则报骂,嗔则报嗔,打则报打,斗则报斗,名相赠遗,名为相与。若复宾耆,骂不报骂,嗔不报嗔,打不报打,斗不报斗,若如是者,非相赠遗,不名相与’。宾耆白佛:‘瞿昙,我闻古昔婆罗门长宿重行道大师所说,如来应等正觉面前骂辱嗔恚诃责,不嗔不怒,而今瞿昙有嗔恚耶?’尔时世尊即说偈言:‘无嗔何有嗔,正命以调伏,正智心解脱,慧者无有嗔。以嗔报嗔者,是则为恶人。不以嗔报嗔,临敌伏难伏,不嗔胜於嗔,三偈如前说。4’尔时,年少宾耆白佛言:‘悔过,瞿昙,如愚如痴,不辨不善,而於沙门瞿昙面前,粗恶不善语,嗔骂呵责。’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1、如经文中说,宴客的食物,客人不吃,还归主人所有。若人作粗恶语辱骂我,我不吃,便还归骂者所有,但宾耆迦强词夺理说:“客人虽不吃,已经相赠送,已经归宾人所有,我骂你的话,你虽不接受,我已相赠送,便已给你。”
2、世尊说:“客人不吃的食物,仍在主人家,仍属主人所有,不是已相赠送,既不是已相赠送,怎能说已给我?”所谓赠遗,就是赠送,所谓相与,就是相给,已给。
3、宾耆迦问:“什么叫做已相赠送?什么叫做相给?什么叫做不接受相赠送?什么叫做不相给?”
世尊回答:“若人骂我,我报以被骂的反应。若人气我,我报以生气的反应。若人打我,我报以被打的反应。若人斗我,我报以被斗的反应。那怕只反应在心中,已受了负面影响,就叫做相赠送,已接受了相与。但若人骂我,我都没有被骂的反应。若人气我,我都没有生气的反应,若人打我,我都没有被打的反应。若人斗我,我都没有被斗的反应。宛如你家食物我都不吃,就不叫相赠送,不叫相与。”
宾耆迦又问:“我听古昔婆罗门仙人说,如来应等正觉面前,辱骂诃责,都不嗔不怒,我刚才恶口辱骂,瞿昙有没有生气呢?”
於是世尊说偈回答:“无嗔人何问有没有嗔,若正命调伏身口意,智慧成就永断烦恼而心解脱,智者已无有嗔。若人以嗔恚回报嗔恚人,就是恶人。若人不以嗔恚回报嗔恚,临敌可制伏难伏的嗔恚力,不嗔恚胜於嗔恚。”
4、三偈如前说:就是此偈省略了一段偈语,内容如杂阿含一一0七经,一一0八经,一一0九经中说:“盛恚能自持,如制逸马车,我说为善御,非谓执绳者。”
如经文中说,不以嗔报嗔,不嗔胜於嗔,不是要胜彼嗔恚人,只为降伏嗔恚力。若人面对侮辱时,静默制彼嗔恚,不应有嗔心反应,一旦有嗔心反应,便已受了他侮辱,即使静默无语也是以嗔报嗔。若人面对侮辱时,没有受辱反应,如客人不吃他食物,食物还归他所有。
静默任令他侮辱,犹不能制彼辱骂,分明只是不用语言反击而已。要当舍去心中嗔恚心,即刻舍去受辱之心,不受他侮辱影响,不以嗔报嗔才叫做静默。
如果做不到静默伏彼嗔恚,要当正命以调伏,於平日修习八正道,有正见为前导,生气时不要生害心,易可断除嗔恚心,快得抒解生气的情绪,无我胜我等劣之心,便不受侮辱。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