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绩,男,39岁,现为《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采访部主任;武汉市首位打工作家;武汉市首届十大杰出务工青年,今年2月20日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编辑。
3月12日,记者采访了王恒绩。回想从农村到汉打拼的23年,王恒绩感慨:“回首往事,感谢时代给我带来的机遇。”
16岁,被贫穷逼到武汉打工
1985年以前,王恒绩生活在偏远贫穷的红安县。那年月,一家人常为如何吃饱饭而犯愁。当乡村教师的父亲身染重病,欠下3000多元的债务。看着卧床的父亲,愁眉不展的母亲和弟妹,王恒绩做出一个决定——放弃读书,打工还债供弟妹上学。
1985年7月3日,16岁的王恒绩背着行囊只身来到武汉。经姨妈介绍,他在一家建筑工地谋了个小工的活,月工资20元。苦点累点,他都能忍受,但遗憾的是,尽管平时手一紧再紧,但每个月却基本没有余钱寄回家。两个月后,他选择了人生的第一次跳槽。
他在三阳路的一个书摊帮忙卖书,一个月可赚30元。这份活相对轻松,一个月还可省下10元钱邮回家。但在心满意足了一个月之后,王恒绩又开始找寻薪水更高的岗位。
他在天声街一家酒店找了份洗碗工的活,月工资40元。洗碗的过程中,他发现厨师的收入较高,于是一边洗碗,一边留心向厨师们偷学手艺。
1987年,王恒绩决定带着在酒店做服务员的女友汤学玲回乡开一家餐馆,但很快,创业失败的王恒绩再次回到洗碗的那家武汉酒店。
又洗了两年碗,1989年,王恒绩转正成了酒店的一名厨师,一个月收入大几百元。
第一篇“豆腐块”得了8元稿酬
在王恒绩当厨师的日子里,除了中午和晚上,其余时间相对清闲,利用这段时间,他喜欢翻翻报纸看看副刊。看到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他就憧憬——自己要是能写出来多好啊。
他开始尝试写作,写好后就寄到报社。遗憾的是,坚持写作3年来,他一篇文章都没有见报,他也曾灰心过,可每每在报社看到窗明几净的环境时,他就坚定了继续写作的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来,将来也坐办公室。
终于,1992年4月的一天,他的处女作在湖北广播电视报上发表了,那是一篇有关电视剧《雪山飞狐》的读后感,虽然只有100多字,但仍令他欣喜若狂。领到报社邮寄来的8元稿酬汇款单,他和女友兴奋了好一阵。第一张汇款单,他到复印店复印下来,一直保存至今。
有了第一篇的成功,王恒绩越发对写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写稿子的视野越来越宽,“豆腐块”的面积越来越大。
打工仔成就编辑梦
1995年12月16日,王恒绩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他的事迹上了《长江日报》,他成了武汉百万外来务工者的典型。此后,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也开始关注王恒绩。当年12月31日,武汉著名作家池莉将王恒绩介绍加入了武汉市作协。
他和妻子汤学玲在武汉买了第一套房子,8楼,30平米,虽然又高又小,但那是自己的房子。
他没有放弃做厨师,仍然将写作作为副业,当然这以后,他的文章中多了些思考的东西。随着一篇篇文章的见报,王恒绩在武汉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荣誉接踵而至。
1997年7月,他获得武汉市总工会颁发的第六届优秀职工自学成材奖,他是惟一一名进城务工者。
1998年1月,他进入《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做编辑,月收入1000多元,这与他当厨师时的收入差不多,但他认为自己当编辑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是为自己的人生梦想奋斗。
1999年6月,他被评为武汉市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这一年,他的人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获得了武汉户口,从一个乡里伢,变成了城里人。
《疯娘》让他走进人民大会堂
2004年年底,王恒绩创作的5000多字小说《疯娘》,在全国青少年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中,被评为全国“敬老好文章”,荣获一等奖。据悉,全国共有8篇作品获一等奖。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