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发布时间:2019-11-03 09:17:20作者:心经原文网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

;戒在我们的修行当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道宣律祖作一个简单的定义,说;戒是警意之缘也。

;戒法在我们的修行当中,它有警觉我们心念的功能。;警就是;警觉,它包含两个内涵:

(一)自我反省

我们过去还没有受戒,会造作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现在受了戒,偶尔起颠倒,可能也会造杀盗淫妄的罪业,但是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受了戒之后,你有反省的力量,会有惭愧心!

也就是说,虽然你造了罪业,但是你内心当中会产生惭愧心,你内心有一种清净的力量,会诃责你自己。

\

这种惭愧的力量,就会折损罪业的力量。所以,受了戒之后,你内心;自我反省的功能,会不断地出现。

(二)调伏

\

前面是一种自我的反省,反省到自己有过失,戒体就会发挥;防非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邪恶的烦恼。所以,当我们心中成就了戒体,当我们出现过失时,就能产生反省、调伏、对治的力量。这个就是;戒的基本定义。

这个基本定义,我们再把它开展出来:;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

这是说到众生的内心相貌,无始劫以来;随妄兴业。

在大乘经典上说,我们众生的心,有两种的相貌:一种是;清净心,一种是;妄想心。一种是随顺于;真实功德的;清净心,一种是随顺于;无明所变现出来的;妄想心。

凡夫;心跟;境接触时,往往是愿意随顺妄想,;随妄兴业,造了许多生死的罪业。;动与妄会,这个;动就是经常地和妄想结合一起;;无思返本,很难产生自我反省和调伏的力量。

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不受戒,在造作罪业的时候,没有办法将它停止。

当烦恼的力量出现,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我的个性就是这个样子!面对烦恼的生起,一点办法都没有,;无思返本。凡夫就是有这个困扰,明明知道烦恼不好,就是没办法。

那怎么办呢?

;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

佛陀以大智慧的光明,看到我们凡夫的内心,有这样的问题,面对烦恼无能为力。

佛陀怎么做呢?;树戒警心,佛陀因此而制定身口意的戒法,帮助我们更能真实地自我反省、自我调伏,使令我们不再随顺妄想,不再遭受生死果报的苦痛。意思是说,佛陀制戒,表面上是要我们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言、不恶口。

其实,佛陀的本意,是要我们内心当中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帮助我们;调伏烦恼 。这就是佛陀制戒的目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解释

  • 心经唱诵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