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网

大安法师谈儒释文化 懂得礼敬尊重生命

发布时间:2019-10-07 09:17:41作者:心经原文网
应广东惠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佛教协会之邀,2012年6月7日至9日,江西庐山东林寺弘法团来到惠州,开讲座、参加佛教慈善交响音乐演奏等活动。此次活动是惠州市第五届放生文化节暨佛教慈善周系列活动之一。6月9日下午,在活动空隙,东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释大安接受《东江时报》记者专访。在风光秀美的西子湖畔,学贯佛儒的大安法师思接千年,畅谈惠州精神、中国人精神家园、社会心理、做人行为规范等。谈精神家园回归到儒释道三种文化《东江时报》:这次在惠州开讲座,您提到,100多年前,中国人是有精神家园的,最近100多年,由于内外因素,这个精神家园已破大安法师:败,中国人应回归精神家园。能不能详细讲一下这个精神家园是如何一种状态,如何回归?大安法师:中国以礼仪文化著称,从上古便如此。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才有孔子、孟子应运而生,传扬儒家文化,使其成为文化之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道教文化,构成了中国人初始的精神家园。到了东汉明帝年间,这种精神家园还缺一样东西,就是终极的生命关怀。儒家文化比较注重现世的伦常,这固然是重要的,但生命的层次有不同的界面,还是应关心死后的问题,所以,佛教文化在东汉明帝年间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补充。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全面传播,那时候,儒家文化衰退,佛教对文人士大夫具有吸引力,第一次成为主导文化,又成功地把儒家、道教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的精神家园。这种信仰格局至此延续到清朝。这种精神家园被打破,是在“五四”运动以后,片面地向西方学习,否定传统文化。建国后,新的意识形态继续让传统文化边缘化。如今,中国人离精神家园越来越远,是一个失落精神家园的浪子。我们片面地学习西方,没有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学过来,往往学到了西方一些技术层面、功利层面甚至糟粕享乐层面的东西,并没有把深沉的文化学过来,自己的传统文化又被边缘化。由于我们没有文化认同感,民族的自信心也没法建立。现代的中国人大多数没有信仰、没有自信心,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用儒家治世,用道家修身,用佛家修心,这就好像一个医院,治病还健康是总目标,但要有不同的科室,有内科、外科。要振兴中华民族,一定要回归到本土文化,儒释道三种文化,建立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把失落的精神家园恢复。谈儒家文化助人培养良好道德人格《东江时报》:在当下中国,儒学被称为“国

\

学”,很多家长也把小孩送进培训班,以吸取传统文化营养,您在讲座中也常引用儒家的经典,在学佛的过程中,儒家的思想对您有什么帮助?大安法师:儒家文化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已经标志了一个真正希圣希贤的君子修行纲领。明明德,就是把德行显明出来,也帮助别人显明德行,然后共同建立至善的境界。至善的境界其实就是诚的境界,诚者明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从格物开始,向内心革自己不合天理的物欲,革除内心的良知陷阱,意念就会真诚无畏,心就会正大光明,再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来修身,修身就能齐家,对家人产生良好的影响,能齐家就能治国治理一个地方,能治国就能摆平天下。谈惠州精神具有地方区域文化特色《东江时报》:这是您第二次来惠州宣扬佛学思想。惠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新老客家并存,形成了“崇文厚德、敬业乐群、包容四海”的惠州精神,您如何评价?大安法师:对惠州的灵山秀水感觉非常好,本人还有一份亲切感:东林寺第一代祖师慧远大师原来就想来罗浮山修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庐山滞留下来,在庐山创建东林寺,使东林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1600多年之后,我们来到这个地方,感觉到慧远大师在意念上选择这个地方是有他的道理。惠州精神具有地方区域文化的特色,这种概述非常好。客家人,就像世界上的犹太人,有一种危机感,但生命的危机感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客家人从北方过来,吃苦耐劳,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为了生存,又积极地融到本地文化,与本地人融合,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了很多挑战,但他们必须敬业乐群。在惠州的东江公园有一座客家女塑像,把客家人的勤劳、生命的顽强毅力表现出来。总的来说,惠州精神是一种区域文化,同时是一种优秀

\

文化传统,应该让它在当代发扬光大。谈炫富仇富教化贫富阶层互相尊重《东江时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收入分配不均衡发展,导致出现炫富、仇富等现象。比如去年的“郭美美事件”和最近的深圳“5·26”飙车事件,激发了社会潜伏矛盾,贫困阶层对富人阶层发出“富不过三代”的消极看法,社会也似乎陷入周期性的贫富拉锯中。如何消弭这个界限呢?大安法师:首先要让人相信因果,其次要敦人奋进,有自知之明。在任何一个时代,每个人的阅历不一样,福报不一样,还是有阶层的。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富人、贵人,但富贵是有因缘的,你种了善因,才会得富贵之报,你有了布施才会得财富之报。所以,不仅要在现象上把贫富差距拉平,还要引导,让富人要有仁爱之心,继续去布施,去关爱弱势群体;同时也要教育贫困的人,贫困是因为自己的善行不够、勤劳不够,要行善积德,勤劳致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相信因果的情况下,穷人对富人不是仇富,而是尊重这个富人,富人也以他的仁爱之心帮助穷人,以此建立穷人和富人和谐互动的关系,这是需要教化的。当然,“杀富济贫”这种农民起义的方式不可取,现在法律规定,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有道理的。谈社会风气尊重生命就能自我持戒《东江时报》:很多社会学者指出,如今人心浮躁,人们面对各种压力,患得患失,容易产生悲剧,有人自杀,有人侵害他人。近日,惠州博罗公庄出现了为报复丈夫手刃幼儿的人伦惨剧。有人常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您认为,如何扭转这种社会风气,或者说,人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安法师:首先要有正信正见,换言之,有生命信仰,当下对生命就要有尊重,就不可能走向自戕,这种礼敬的礼仪精神建立后,就会尊重他人的生命。现在很多人生活得很空虚,很茫然,就是对自己的生命价值都没有尊重,当然也不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此外,我们应具有博大、仁爱、平等精神。“人为万物之灵”,我们应从尊重自己的生命开始,继而尊重一切众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博世济众、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是建立世界和平的基础。在人生观方面,现代人应有持戒意识,养成五种观念: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肯定不杀人;不偷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不能以盗心去取;不邪淫,过一夫一妻合法的婚姻生活,此外的一切夫妻之外男女行为都是邪淫,这对保持家庭和社会稳定都有很大关系;不妄语,没有开悟没有德行之前不要去骗人;不饮酒,酒能乱性,酒为无名毒水,产生种种疾病,记忆力会下降,损坏脑细胞等,现在社会把喝酒作为一种时尚,这是很不吉祥的现象。实际上,只要有一定的因果观念,这五种行为规范大家都能做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解释

  • 心经唱诵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