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拣择授戒戒。
佛言。佛子。与人授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若欲受戒时。应问言。现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嗔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此释拣择授戒戒也。谓佛戒法平等。一切皆应得受。若分贵贱高下。应受不授。不应受而授者。先已得罪。岂可为师。故戒之也。佛言。佛子者。呼名而告。既为佛子。必当上弘下化。为授戒师。凡与人授戒时。应当平等施与不得拣择也。不拣有二。一授戒法不拣。二授衣法不拣。先明不拣授戒。无论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不应拣也。何以故。谓但凡有心者。皆当作佛。岂不尽得受戒。是故不应择也。应教身下。次明授衣。亦不拣也。言应教身所著袈裟等者。上与授戒。是令心体如法。此与授衣。乃令身相亦如法也。谓但受戒者。若心体如法。凡身相不如法者。不能令人深起敬信。若是身相如法。心体不清净者。诸天神明。未必欢喜。必也内具戒心。外具法服。表里如一。即获天龙恭敬。戒神护持。所以凡授衣者亦不拣也。袈裟解前。言皆使坏色者。谓离外染心故。与道相应者。谓于内受道法正相应故。皆染使下。申明坏色也。谓皆一一染之。而似青黄赤黑紫色故也。弥沙塞云。思入玄妙。究畅幽密。应着青色。摩诃僧祇律云。勤学众经。宣说真义。应着黄色。昙无德云。通达理味。开导利益。应着赤色。萨婆多云。博通敏达。导以法化。应着黑色。迦叶遗云。精勤勇猛。快摄众生。应着木兰色也。此五部中。皆用五种坏色。非正五色。言应着木兰者。如木兰叶之背。似紫而非紫故。又律部中所言青色之下。有非青等二字。可证五色非五正色。一切染衣等者。谓不但袈裟者。皆以染坏。但凡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皆以坏色也。已上二种。应不拣竟。向下应拣。亦有二法。先明衣中有拣。谓凡比丘。身所著衣。一切皆以染色。虽云不拣。平等与之。内有不当同者。应别之也。何者。如若一切国土之中。国人所著衣服。为比丘者。皆当与其俗服有异。故不同耳。次明戒中有拣。谓若欲受戒时。戒师应于求受戒者。问言。汝今现身不作七逆罪耶。问定有无。无则应与授戒。有则不应与授。何故。谓七逆罪障深重故。是以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授戒。何名七逆。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尚。五杀阿阇黎。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若具此七逆者。即现身不得戒。所以应拣。余一切人尽得受戒。所以不得拣也。出家人法等者。此明僧俗受戒礼义之不同也。优婆塞戒经云。若优婆塞优婆夷等。欲受三皈五戒之法。必先禀礼君亲眷属。家庙祖先。然后方可求受戒法。若出家人受戒之法。不同优婆塞等受戒之法。谓始出家之时。先曾礼礼君亲过已。故出家后。以道自重。不务世礼。所以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离爱念故。鬼神不礼。离谄媚故。如是一切放下。但只解得法师说戒之语。便得受菩萨戒故也。有百里下。正明恶心拣择之义。上云。但能解法师语。尽得与他授戒。设若百里千里。以至诚心而来法师座前。求授戒者。而为菩萨法师。即当以慈悲心平等与之授戒。是名菩萨。设若反以恶心嫉妒。嗔心恼恨。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授戒。若无七遮者。得与授戒。若有犯十重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者。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长受戒益。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觉此。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性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
此释为利作师戒也。此戒承前所云。不犯七逆罪者。尽与受戒。如受戒后。设有犯戒。其为师者。云何教令忏悔。设于忏悔之法不解。而为利作师者。得何等罪。故戒之也。若佛子下。举能教显所教。有根性义。菩萨与他人下。明教诫师。不得自专。以授戒时。必同二师授也。二师应问言下。审明无遮难者。方堪与授戒也。若有犯下。明受戒后忏悔之法。若不解下。明不解者。不堪为师。而菩萨下。明无解作师之罪也。教化人起信心时者。谓此菩萨。善为人作教诫法师。教人发起大乘信心。授戒之时不得专自一己为人授戒。应教受戒之人。请和尚阇黎二师。二师应问。受戒者言。汝有七遮罪否。否者。问定。有无之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授戒。若无七遮者。得与授戒。是故二师。应先审问遮难。遮难若无。方许授戒。若有犯下。此是世尊。大慈大悲之心。为后末世一种痴迷众生。恐遇逆顺境缘。不能排遣。犯此十重戒者。开此一种忏悔法门。方便济拔。若不勤求忏悔。必陷三涂。永无出期。是故若有犯此十重戒者。应教急急忏悔。其忏悔法。应教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以至诚心。诵此十重四十八轻戒相。知所犯戒。深生惭愧。观罪性空。殷勤悔过。苦到称礼三世千佛。言苦到者。如苦到来时节。如救头然之急相也。是故礼拜。称扬过去。未来现在。三千诸佛。万德洪名。如是礼拜哀求。得见好相。罪便得灭。若无好相。立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必竟要见好相。言好相者。或坐禅中。或礼拜中。或睡卧中。或经行中。或见佛来摩顶。或见光见华。见种种异相。以此证知。便得灭罪。许可复戒。若无此好相。罪不得灭。如悔心未切。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能得复戒。但得增长未来受戒益耳。犯十重罪。必要好相。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准地持经第四卷。方便处品羯磨文云。菩萨一切所犯。突吉罗摄。当向大小乘人。有力解语能受忏者。如法忏悔。如比丘犯突吉罗罪忏悔法说。以其不同七遮十重戒故。而教诫下。正为作教诫师者勉之。于是忏悔法中。一一好解。不可忽略也。言好解者。乃善解也。谓于大乘经律。轻重开遮是非之相。一一明彻。不得以轻作重。以重作轻。应当忏者。教令忏悔。应复戒者。即与复戒。毋得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有误人也。若乃不解大乘经律。于中若轻若重。是罪非罪之相。不解第一义谛实相之理。不解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觉性。于是三贤。十圣法门。其中多少观行出入。乃至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是即不堪为人师范。应生惭愧也。习种性等。已解上卷文中。言其中多少观行者。如十住中。空观多。假观少。十行位中。假观多。空观少。十向位中。中道观多。空假观少。十地菩萨位中。自初地后至六地前。无相观少。有相观多。五地已后。七地已前。有相观少。无相观多。至七地后。纯无相观。故云多少观行。言出入者。即三昧中出定入定之方便法。十禅支者。解前。即四禅中所修观法。一切行法。结上观行法门。一一不得此法中意。总结上文而言。谓此大乘。一切修断观行法门。甚深微妙。若是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自利尚难。况利人乎。如盲人引路。彼此俱有陷坠之患。可不慎哉。而菩萨为利养等者。谓自无所解。但贪利名故。而强为人师也。矫饰威仪。广陈因果。取信愚夫。于中获利。如斯求名为利。俱非是善。故名恶求多求也。贪利弟子等者。因师贪利名于前。弟子亦效行之于后。互相赞叹。诳妄欺人。本自不解一切经律。而诈现能解一切经律。究其所以。实为求供养故。如是之人。是名自欺自诈。亦欺诈他人。是故与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此释为恶人说戒戒也。恶人有多种但不受菩萨戒。及不信敬三宝。毁谤戒者。俱名恶人。倘与彼前称说。而反增彼毁谤罪过。故戒之也。言不得为利养故者。前云不解经律。不得为利妄说是戒。此言能解法者。即亦不得贪利而滥说也。渴而与饮。则水之味甘。暗而思明。则灯之用大也。是以未受大戒人前。及外道恶人前。皆不得说此千佛大戒。不但未受大戒人前。及外道恶人前不可说。即邪见人前亦不可说也。邪见人者。乃随外道唱和易生反复人也。除国王者。谓诸国王。乃域中之主故。如来灭度之时。以佛法僧。付嘱国王宰臣掌护。俾令三宝得以住世。又大国王。即人中天。愿人改过迁善。自不宣人长短。故凡所行佛事。不宜隐讳。况兴灭亦系焉。是故唯除国王。余一切人不得说也。言余不得说者。是恶人辈。贪嗔障心。淫杀覆体。而好宣人长短过失。于是佛性戒中。有耳不闻。有鼻不嗅。有舌不[(歹*又)/食]。有身不触。有心不知。虽在人类。名为人中畜生。纵三宝在前。彼若罔见。以是生生不见三宝。且畜生中。尚有报障轻者。或时一闻佛言。即得解脱。如龙听法。而即悟道。蟒闻忏法。而即生天。今人不受佛戒。尚不如畜生乎。然而形虽若人。实同木石无心。况木石之为物。亦有感应道交之时。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今人不受佛戒。顽石之不若矣。如是之人。名为外道。名为邪见人辈。虽曰有情。实与木头无异。木头本无知觉。焉知有佛戒耶。所以不得向彼说也。而此菩萨。若乃为利养故。于是恶人之前。说此七佛教诫法者。是为裨贩之流。是故结过。犯轻垢罪。言七佛教诫。今举七佛。以该三千。谓此戒者。乃是三千诸佛共护。故不可亵说也。
○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此释无惭受施戒也。惭愧之水。能涤罪垢。若无惭愧。则其罪垢。日日深厚。以是带罪受供。真可怜愍。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总明先后二心。初明先心。谓此佛子。初发信心出家。而受佛正戒者。是名好心为道。堪为福田。应当受供养故。下明后心。上言好心受戒。堪当受供。若乃故变所信之心。反起不信之心。而毁犯圣戒者。即失福田。不堪受供。问。前云正戒。后云圣戒。何也。正。谓此戒离偏邪故。圣。谓此戒诸佛共证说故。故毁此戒。即不得受一切信心檀越供养。不但不得受供而已。即亦不得于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所以者何。以是水土。皆属国王。惟有道行者。可以饮履。无戒德者。于四事中。俱为无分。故佛藏云。佛言。我听持戒比丘。而受供养。破戒比丘。我则不听受一饮水。又俱舍云。犯根本戒。于大众食。及僧住处。佛不许此啖一段食。践一脚跟之地。即此义也。五千大鬼等者。谓持戒者。 天龙八部。诸戒神王。恒相卫护。毁戒之辈。五千大鬼。常遮其前。善恶分感。理应然也。鬼言大贼者。世间劫盗。于佛法中尚有所畏敬。今此破戒之人。不敬佛法。不畏因果。凡受檀越所施。皆为窃用。内无惭愧。外无怕怖。非贼之大者乎。如是之贼。凡入房舍城邑宅中。护戒鬼神。不惟呵骂大贼而已。复常扫其脚迹。何者。盖以如来行处。皆有足轮。人天供养。增益福慧。今此破戒比丘游行脚迹。有秽清净伽蓝。是故鬼复常扫其脚迹也。一切世人皆骂言者。兼未发心童稚之流。谓不但鬼神嗔责。即一切世间人。见破戒者。咸皆骂言。此破戒比丘者。乃是佛法中贼。佛藏经云。破戒比丘。窃入我法。此人着衣食饭。皆是盗得。又佛所言。我灭度后。持戒比丘。能令佛法久住。破戒比丘。能令佛法速灭。是知破戒者。乃佛法中贼也。又且靡独世人骂言而已。凡若一切有眼众生。皆不欲见。何故。谓是犯戒之人。乃非人类。与畜生无识者无异。与木头无知者无异故。如是观之。诸佛圣戒。不可毁犯明矣。若故毁佛正戒。无惭受施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经垢罪。
此释不供养经典戒也。承上言毁戒者。人鬼俱呵。持戒者。天龙悉护。如是皆繇受戒功德之力。是故应当供养流通戒法。不然。使佛慧命不复相续。即为背恩。又为自弃。故戒之也。若佛子下。举能信之心。所信之法。言常应一心者。即是一念无间之心。向何法上用心。惟有受持读诵大乘经律。甚深微妙法也。剥皮为下。乃明尊重供养流通之义。流通佛法法师。有六种。一受持。二读诵。三书写。四礼拜五讲演。六供养。此中有五。以供养中。具礼拜也。又流通佛法。有事有理。以事虽多。不出二种。一舍身命。二舍财宝。舍身命者。即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如是舍不坚固世间身命。书写佛戒。流通常住法宝。智慧身命。二舍财宝者有二。一舍轻财。即以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故。二舍重财。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为囊。盛经律卷。以舍此不坚固之世宝财。流通常住出世之法宝财。如是供养。是名佛子。一心受持。行菩萨道。弘护三宝之功德也。若不如法供养。惜其世财。而舍法身慧命财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皈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教化众生者。犯轻垢罪。
此释不化众生戒也。此戒繇前舍身命财。流通戒法。若不广化众生。受持佛戒。仍是法教之不普耳。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标明行菩萨道本因心也。常起大悲心者。菩萨以度尽众生为愿。故见众生在世。苦不能离。如切肤痛。故发拔苦之大悲心。所以恒常起也。若入一切等者。正明大悲心。行所入之处。谓诸众生无尽。世界无尽。故菩萨大悲心亦无有尽。是以凡入一切城邑舍宅之处。见诸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各各俱有佛戒之性。繇汝无始至于今生。背觉合尘。而以五戒不持。人天路绝。今当觉知。前念起恶。舍此恶心。尽应受持三皈十戒。能止后念令其不起。此之三皈十戒。乃是一切众生所归觉路。成佛之正因心。所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也。菩萨戒本经云。若人闻三宝名。则不堕三恶道。何况至心皈依三宝。又戒坛云。皈依佛者。永离地狱。皈依法者。永离饿鬼。皈依僧者。永离傍牛。所以三宝为大舟航。为大慈父。能保众生。不堕苦处。出生死之苦海。到菩提之觉岸者也。十戒。即菩萨十无尽波罗提木叉戒。非沙弥之十戒。若见牛马等者。推广以明度生之普。上言入城见生。乃指人类而言。此下见生。即指畜类而言。设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云何教化。应当心中作念。口中发言。汝是畜生。亦具有知觉者。即是戒性本觉之心。因尔众生。迷此本觉真心。而为无明之妄心也。只今返妄。便可皈真。是故教令发菩提始觉心。翻破无明之不觉心。永离畜生道苦。毋使再迷此心可也。而菩萨入一切等者。言不但城邑舍宅人类。畜生。二种众生。当施教化乃至一切所至山林川野。凡见一切禽兽众生。亦皆如是使发菩提心也。如是方便。如是教化。名为菩萨大悲之心。若不如是教化诸众生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白衣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座。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
此释说法不如法戒也。上文所云。若入城邑旷野。凡见一切众生。皆普教化。使发菩提之心。然此不过一两言句。以故随便为说。若为人众分析说法之时。又即不可轻亵而说。亵则得罪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标明菩萨本行心也。言常行教化者。谓诸菩萨行门无量。无非以教化众生为事。又则所贵惟在恒心。故言常行教化。所谓无间歇也。又起心度生者有二。此所起者。即大悲心。此心。乃即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最胜心。故起此悲心也。入檀越下。正明所用悲心之处。檀越即好施之美称。贵人家者。即是国王。太子。宰官。为人中尊。故云贵人家也。一切众中。即该四众八部等众。不得立为白衣说法。云何而说。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而说。此乃尊人以尊法也。是故法师比丘。不得地立而为四众白衣说法。四众。即比丘等。白衣。乃未受戒人等。若为说法之时。为法师者。理宜高座而坐。座前当以香华供养。以展请法至诚。法师乃可代佛应机而说法也。四众听者。各各其类。次第下坐。以受法者。当如是也。上明说法如法。下明听法如法。如孝顺父母等者。谓听法者。敬师如孝顺父母。不敢少怠慢故。如是说者。听者。人己两利。功德不可思议。其说法师。若不如法高座香花供养而为说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立统制众。安藉记僧。菩萨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广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萨应受一切人供养。而反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国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宝之罪。而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此释非法制限戒也。上言必应高座上坐。如法为说。惟恐听受法者。自恃尊位。必不如法从听。反起傲慢恶心。而作破法罪业。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标明道俗尊卑。一切佛子。皆以信心受持佛戒。同立护法之心。为佛四众弟子。非局外之人也。若国王下。别开非法制限之人。四部弟子。乃即在家出家四众。问。其中亦有无位。云何能破法耶。谓假他人威势。亦作破法事耳。故统论之。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者。有三义。或者。身虽受戒。高心未除。见僧高座上坐。辄生我慢。故起破法之心。或见师友说过举罪。不肯降心受诲。而欲掩耻。故起破法之心。或初本是信心。身在法中。后来见有坏法不肖之流。遂于三宝不生信敬。故起破法之心。故云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等四句。申明破法之事。明。谓彰明。作。谓作用。制。谓制限。法。谓法度。以此法度晓谕该管。制我四部弟子。云何而制。不听出家行道。言不听出家者。不许新增。即破僧宝。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者。即破佛宝。不听贯下。不听造印经律。即破法宝。如是皆明破灭三宝之事。故云。明作制法等也。立统制众二句。申明制限之事。既已不许新增出家。于旧出家僧人。又乃别立统属。禁止于众。安其簿籍。记僧名字。以令照世应役。与民无异。故云。立统制众。安藉记僧也。制限如此。尚何敬重三宝之有哉。宝积第四卷云。为子出家。父母障止。即其父母。乃感七世贫婆之报。况坏佛法之报应乎。菩萨等下。申明非法之法。谓此菩萨比丘。乃修道人。是为僧宝。如来佛法流通于世。众生慧命。不致断绝。全赖是人。宣当尊重。敬以高座。而反令之地立。白衣未受戒人。求解脱道。敬事三宝。当宜地立。而反高座。广行非法。使诸菩萨比丘。如兵奴之事主。而菩萨下。劝明不可破义。然而为菩萨者。应受一切 天人供养。乃名福田之身。而反为官家之走使。如此非法而制。非律而限。岂是灵山付嘱而来者哉。亦非初以信心受佛戒者之所为也。若国王百官等。既是初心好心受佛戒者。原为求出离道。即当体佛深慈。莫以高贵自恃。作是破灭三宝之罪。又藏经云。国王长者。从体事三宝中来。岂可昧其来因。而不为善。反为恶乎。是乃自失将来福慧之因。反招恶业之果。若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版权所有:心经原文网